翻新时间:2023-03-1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四、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五。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绩是万能的吗?
- 感悟生命
- 今天,更需要雷锋精神
- 我和书的缘分
- 提到泪,我也累了
- 诚信就在我们身边
- 母爱无边
- 爱只有一个字
- 母亲和我
- 梦中的水之声
- 感受中国的节日
- 春姑娘对我说...
- 大课间
- 攀登
- 出口成“脏”实不该
- 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其在高校的实践
- 关于以国家建设需要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素质研究
- 关于教师危机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策略研究
- 探析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和对策
- 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与专业化培养研究
- 简析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 关于高校电子注册工作中关键环节的把握
- 关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新思考
-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及在职自我发展途径的探讨
- 浅谈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 对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
- 试析从创新理念和强化保障两方面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体裁教学法
- 关于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然性探析
- 创造读书法的技巧与应用
- 关于培根
- 《谈读书》賞析
- 读书须知“出入法”
- 博学多才的邓拓
- 论幸运
- “鸟瞰式读书法”简介
- 文学常识:驳论文
- 培根和“知识就是力量”
- 不求甚解
- 新燕山夜话
- 读书要有好方法
- 雾失楼台──略谈学生怎样读书
- 弗朗西斯·培根
- 读书要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