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四、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五。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篮球比赛
- 因祸得福
- 绒线花树
- 摘樱桃
- 我的小房间
- 月亮和太阳
- 谁耍赖
- 离群的小鸡
- 妈妈,您辛苦了
- 我开心我运动
- 美丽的春天
- 我的妈妈
- 生病
- 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 打羽毛球
- 探析《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 浅谈声乐教学中美感意识的培养
- 怎样借鉴外国音乐教学法
- 试谈全体主义音乐的发展
- 浅探音乐教育之路
- 试论主体性音乐教学模式设计
- 探析青少年音乐美感的建立
- 从音乐的道德属性看亚里士多德对鲍埃修的影响
- 浅论铁路客车整备库排烟系统的现状和改进
- 浅析国内音乐剧之接受群体
- 论1934前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 浅论影响歌唱的非技术性因素
- 《音乐教育原理》课程大纲
- 谈范唱在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 试论六五式铁路军用桥墩模拟拼装系统研制与开发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之二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三
- 《泉水》教学设计之二
- 《找春天》教学设计四
- 《泉水》教学设计之一
- 《小鹿的玫瑰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之三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之一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二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一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一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二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三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