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触摸春天》教学建议
1.教学前,可安排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性活动:让学生蒙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之后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教学本课时,要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弄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表达出来。细读课文之后,再回到整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讨论: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深的感受表述出来。
3.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在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语句的含义,然后在小组及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感悟,不断完善、升华各自的认识。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及精妙。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4.教学时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深化感受。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边想象小女孩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地朗读好课文。
5.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7个,会写的字有9个,应注意“畅、瞬”的声母是翘舌音,“畅、径、翔”的韵母是后鼻音,“绊、瞬、权、缤”都是前鼻音。还应注意不要将“径”读成“jīng”,将“袅”读成“miǎo”。可以安排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要求会写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要注意左右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6.本文课后安排了一篇阅读链接,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可简要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事迹,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读短文后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我”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之后若有条件请学生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7.学完本课后可安排一次拓展性学习活动,意在提醒学生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办一期墙报,为后边将要进行的口语交际与习作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合作办报,之后组织墙报展评,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感悟生命的可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找领袖
- 尊严和生命同样重要
- 对弈
- 寒假趣事
- 殊死拼搏(二)
- 我尝到了劳动的乐趣
- 收获
- 小数点的代价
- 我的同学
- 中秋赏月
- 友谊之桥
- 凤凰广场的景色
- 我最痛苦的时候
- 数码皮皮熊
- 她做的真棒
- 植入式营销说服机制的符号学阐释
- 处理房地产烂尾项目法律问题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高速公路绿化模式及技术研究
- 基于关系导向的汽车市场营销模式研究
-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考评改革探析
- 论媒介的品牌形象传播
- 灌木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作用
- 如何增加中国新闻史教学的附加值
- 从户外媒体属性谈户外广告的发展策略
-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
- 境外企业营销中心:拓展进出口渠道新模式
- 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绿化难点分析
- 宁波市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探讨
- 漫谈小区绿化树
- 绿色通道绿地的设计与维护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9第二课时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8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4第三课时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4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0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7第一课时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 《巨人的花园》说课设计2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