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钓鱼的启示》备课思路

《钓鱼的启示》备课思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7

《钓鱼的启示》备课思路

这是第5单元规则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备课时要以规则为主题,联系第二篇主体课文《谁说没有规则》整体设计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设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体会,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为了遵守规则,有时必须牺牲个人的某些利益,人人维护规则,社会才会有良好的秩序。

这一篇课文可安排3个课时。第一课时,自学生字新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第一、二部分,重点让学生借助对话,还原生活,体味主人公当时的复杂心情,深入理解主人公对规则的态度和认识。第三课时,学习第三部分,回顾全文,指导学生抓住文中提示的细节,写出符合课文内容的钓鱼须知。

教学过程设想:

1、导入新课。

(1)先让学生浏览《谁说没有规则》一课,回答两个问题:①举例说一说,文中写到的内容有哪些属于规则?②文中主人公哪些行为是违反规则的?然后简介《钓鱼的启示》,引入新课。

(2)教师举例说一些具体的规则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规则,再引入新课。

(3)以学生平时做的游戏和游戏规则为例,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引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理解新词。教师适时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然后再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

(2)自读课文,自主识字,然后分小组学习,一是互相检查,帮助识字。二是通过自读课文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在小组讨论,归纳小组的问题,在全班交流。然后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大略地读第一部分,了解与故事有关的背景后,精读第二部分。重点抓住父子俩的对话,感受父亲严格遵守规则的优秀品质,体会詹姆斯当时复杂的心情。

(2)精读第二部分,辐射回第一部分,让学生理解第一部分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①詹姆斯家住在哪里,有什么爱好?②詹姆斯钓到那条大鱼用了多长时间?③詹姆斯父亲为什么叫儿子把鱼放回湖里?④詹姆斯钓到鱼时心情怎样,放鱼时心情怎样?放了鱼后心情又怎样?⑤如果你在那里,你会想些什么?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再读课文,设身处地体会詹姆斯的心情,感受父亲自觉遵守规则的优秀品质。老师要相机指导,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如紧张、激动、大叫、大声抗议、悲哀这些词语就反映了詹姆斯的心情变化,又如抓住父子俩的对话来品味,体现父亲的品质和儿子的当时的复杂心情。

4、精读第三部分,组织讨论,将学文与导行有机结合起来,渗透思想教育。

(1)复习第二部分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习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回答:这件事对詹姆斯的一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然后组织讨论:①在这个小岛钓鱼有什么规则?②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怎样才能遵守规则?总结全文。做好摘录笔记。

(2)复习第二部分内容:①你从第二段知道在这个湖钓鱼要遵守什么规则?②詹姆斯当时为什么不愿放掉这条大鱼?后来为什么又放了?再带着以下问题读第三部分:那次经历对詹姆斯一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总结全文后组织讨论:①为什么要遵守规则?②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遵守规则?最后进行拓展延伸:给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须知。

《谁说没有规则》备课思路:

这一课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抓住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诉说生活中有规则,但有的人不能自觉遵守。诗歌通俗易懂,因此,教学的重点不要放在理解这个层面上。应放手让学生自学,可采用读――议――创――评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读要让学生注意文中违规人的态度,了解这些人的心态。议要让学生懂得规则的制订是为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共同利益,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制订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而且要互相监督。这样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秩序。创就是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仿写练习。评就是引导学生围绕做遵守规则的小学生这一主题,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自己知道的社会有关规则,对自己,对同学,对社会现象进行监督评价,使学生自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设想:

本文授课时间可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重在读与议。由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识字问题,再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在读中想像出文中描写的场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文中的插图,或自制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内容。然后分组讨论:①文中主人公的言行会带来什么后果?②你还发现社会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不良现象?③联系《钓鱼的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①规则体现人们的共同利益是为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安全而制订的,因而大家都应该共同遵守。②遵守规则,从自己做起,主动抵制违反规则的不良行为,才能形成个人的良好品行。③遵守规则是人之美德,不能因环境改变而丧失美德。④只有人人遵守、互相监督,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二课时重在创与评。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每节诗的结构:是由两组设问句组成。第一个设问句说明规则的内容,第二是写人物的言行。然后利用文中列举的现象,引发学生的联想,以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先分组说一说社会上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再各组汇报,打开学生思维,然后各自进行仿写。每人仿写一节诗。

写好后再分组讨论、修改、补充,把几位同学的仿写,合起来就成为一首诗。最后在仿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怎样做守规则的小学生这一主题,结合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评议。促使学生自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种绿豆(续2)
游原山
我的生日礼物
游东营天鹅湖
漫游未来
我和小鱼和小鸟
试卷发下来后
给爸爸的一封信
妈妈的爱
我帮妈妈做家务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文竹
游玉黛湖
我熟悉的一个人
尝试--种玉米
法律的道路法学理论论文(1)
培植法治的自我完善机制法学理论论文(1)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特性法学理论论文(1)
权利,抑或法益?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审判的法治逻辑
英美法中“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责任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
正义的内在与外在怀疑主义之间
从宪政的视角看教育权力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学理论论文(1)
论《德国民法典》中的代理理论法学理论论文(1)
论宪政的宗教之维法学理论论文(1)
再论“无财产即无人格”法学理论论文(1)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杂谈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谈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3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语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2 第三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5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1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5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词语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3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