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8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本教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留白”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化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理解诗意,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长征路线图、歌曲《长征》、有关长征的电影录像剪集、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观看反映长征的纪录片或故事片,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毛泽东主席:
师:对本诗的作者毛泽东主席,同学们并不陌生。谁能用简练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毛泽东。
指名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信息说一说。
2、回顾学过的课文: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3、简介本课时代背景:
师:对长征你有哪些了解?结合资料袋提供的信息说一说。
(时间、经历的省份、山水、一些重要的战斗等。)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小结(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
二、读诗文,晓诗意,感悟语言
1、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⑴ 学生自由读诗文,思考:
这首诗写了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
⑵ 按照学习提示自读自悟,同桌之间合作学习:
师:这首诗描写了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描写的呢?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⑶ 交流自读自悟的成果: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诗的理解,请大家大胆展示自己,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
2、精读诗文,领悟意境:
⑴ 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 诗中哪个词表现出红军英勇无畏?
②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③ 品读此句诗。
⑵ 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 这样连绵不绝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像什么?
② 讨论“腾”能否换成“流”?
③ 如此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像什么?
④ 讨论“走”能否换成“跋”?
⑤ 品读此句诗。
⑶ 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 课件出示金沙江的画面,师简单讲解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② 体会“暖”字表达的情感。
③ 课件出示飞夺泸定桥的片断,学生默读相关资料。
④ 体会“寒”字表达的情感。
⑤ 品读此句诗。
⑷ 学习“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 这句诗写出了红军怎样的心情?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
② 学生讨论交流。
③ 品读此句诗。
三、诵诗文,悟诗情,拓展提升
1、齐读诗文,体会全诗表达的情感。
2、播放《长征》歌曲。听歌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交流感受。
4、全体起立齐诵《长征》。
【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毛泽东
远征难 只等闲
五岭 细浪 英乐
乌蒙 泥丸 雄观
金沙江 暖 气主
大渡河 寒 概义
岷山 开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舌板大战
- 好的陪伴
- 古汉台
- 给四川小伙伴的一封信
- 妈妈叫我学跳绳
- 雪
- 放麻雀
- 孤儿
- 我的爸爸
- 杀狼护鹿的启示
- 铁山寺游记
- 教室门前的小柳树
- 朝霞
- 照片上的小孩
- 张衡
- 证人拒证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4)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缔约过失责任法学理论论文(1)
- 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2)法学理论论文(1)
- 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法学理论论文(1)
- 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4)法学理论论文(1)
- 证人拒证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2)法学理论论文(1)
- 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5)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法学理论论文(1)
- 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4)法学理论论文(1)
- 日本法律近代化的错位与纠正(15)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缔约过失责任(4)法学理论论文(1)
- 证人拒证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3)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宪法的司法化(4)法学理论论文(1)
- 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5)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宪法的司法化(3)法学理论论文(1)
- 《燕子》
- 《桂花雨》教后感四
- 《燕子》有感
- 《桂花雨》听课随想
- 《桂花雨》教学随笔
- 《燕子》教学思考
- 《桂花雨》教学后记四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 《桂花雨》一课时教学预案
- 《燕子》一得
- 《燕子》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燕子》
- 《桂花雨》中也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