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
2、知道本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了解到毛主席平易近人和真切关怀人民的美好品质。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
2、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认清生字生词,自主提出不懂的问题
比如:
⑴ 毛主席为什么要请群众回来碾米?还给群众沏茶喝?
⑵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的那段话怎么理解?
⑶ 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
⑷ 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
三、再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句子
(建议:画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一段话和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留待再读时深入理解;其余语句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
进一步自学课文,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来练习朗读,解决问题。
四、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五、全班交流
(从毛主席让警卫员请群众回来碾米和给群众沏茶、替母女俩推碾子这三件事上可以看出来,他不愿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帮他们推碾子,充分表现出毛主席关心群众,把自己视为群众中的普通一员的好作风。)
(从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中也可以看出来。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这也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六、课外延伸
1、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可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写一篇读后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乡村趣事
- 第一次撒谎
- 救青蛙
- 打拳的苦与甜
- 家庭歇后语比赛
- 我是“小鲁班”
- 我能洗衣服
- 记一次采摘活动
- 干干净净迎新年
- 争台风波
- 找草药
- 快乐的一天
- 放下你手中的鞭子
- 面对红绿灯,他们竟然那样……
- 煎蛋趣事
-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艺术之我见
- 简述用“现实道德扩展法”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
- 关于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制的现实分析
- 如何去教好小学生
- 关于自考助学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分析
- 简述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 关于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的几点看法(1)
- 浅谈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及其指导策略
- 浅析中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 《大话西游》与“文革后一代”的主体性建构(1)
- 当代美国电影艺术神话与梦幻(1)
- 中国卫星电视的市场力研究(1)
-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 香港三级电影的反社会情意结(1)
-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研究
- 12《雨点儿》教学设计
- 《雨点儿》教学点评
- 《雨点儿》教学札记
- 《雨点儿》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 读中有悟 学中有导──听周小平老师《雨点儿》有感
- 可爱的“雨点儿”──《雨点儿》教学反思
- 享受语文的魅力──《雨点儿》教学反思
- 《雨点儿》教学设计的调整及思考
- 循序渐进,掌握字词──《雨点儿》教学反思
- 《雨点儿》词语造句
- 从《雨点儿》一课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 《雨点儿》近义词反义词
- 公开课上的“春雨图”──《雨点儿》教学札记
- 谈低年级的阅读训练──《雨点儿》教学感悟
- 《雨点儿》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