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翻新时间:2023-03-24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
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
二、放录像,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学生看录象。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学生自渎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四、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学习第二部分“潮来时”。)
1、学生自渎:
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的语句。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交流描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3、教师小结:
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临其境。
4、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
5、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6、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课堂总结
六、放录像
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七、布置作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议论
- 美丽的校园
- 小学生上网络的利与弊
- 最酷的校园流行语
- 桔子
- 神奇的木榄种子
- 玉湖公园的郁金香
- 假如我会变
- 我喜欢微笑
- 课间
- 小木偶的故事 续集
- 三大生肖一家人
- 才艺一家人
- My pet(我的宠物)
- 我心爱的“小刺猬”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6)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2)法学理论论文(1)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法理基础(7)法学理论论文(1)
-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10)法学理论论文(1)
-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3)法学理论论文(1)
-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4)法学理论论文(1)
-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4)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5)法学理论论文(1)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8)法学理论论文(1)
- 中日两国企业法律形态的本质差异(4)法学理论论文(1)
- 《四个太阳》教案
- 《去年的树》教案
- 《梅花魂》教案
-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
- 《雷雨》教案
- 《充气雨衣》教案
- 《落花生》教案
- 《月光曲》教案
-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
- 《笋芽儿》教案
- 《翠鸟》教案
- 《詹天佑》教案
- 《观潮》教案
- 《新型玻璃》教案
- 《桂林山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