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6
《爬山虎的脚》教案
姚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这堂课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讲究教学方法,着眼发展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加强了课程意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一、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形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对理论和实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姚老师的这堂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主要体现在:
1、成功运用情境教学法。上课伊始,姚老师便通过播放课件,紧抓儿童年龄特点,通过感官刺激,铺垫搭桥引路,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2、把活动引进课堂。姚老师这堂课,表演式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给影片配音等活动,全面交流互动,达到了“以情煽情,有感而发”的教学效果。
3、把评价引进课堂。姚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小组之间赛评,加上老师的导评,使课堂教学一次次推上高潮。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高昂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此外,姚老师还运用了“讨论法”、“比较法”等,让学生不断参与实践。多种形式的交叉、合理运用,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始终
课堂上,姚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议一议,画一画,如“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呢?”、“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呢?”“一脚一脚能换成别的词吗?”,对于这些问题,姚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姚老师还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给影片配音、演一演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堂课,姚老师以小组学习为主的合作学习把个人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点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生生互动,又在师生交流。在探究学习方面,老师设计了几个启迪思维、质量很高的问题让学生研讨,进而画画、配音、表演。这些问题,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程意识得到明显加强。
过去,不少教师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材料。其实,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这姚老师通过安排情境创设,画一画、演一演、给影片配音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就是对课程的创新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了不少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
除此之外,这堂课从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难点突破、多媒体的运用等方面都是做得较为合理和到位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因为缺陷而完美。”也就是说,姚教师这堂课也并非完全无可挑剔。假如给影片配音时多给些时间让学生边看影片边练习,这样效果会珧好一些;让学生画了爬山虎的脚之后,多让些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这堂课就更加完美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姚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是一堂成功的、优秀的、典型的阅读教学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奥运和我
- 看星星
- 今年空调到我家
- 我心中的国戈里大街
- 香港海洋公园
- 我的表哥
- 学游泳
- 买书
- 擦皮鞋
- 干活挣钱
- 烧饭
- 我家的院子
- 爱中华奔小康强国防
- 看日出
- 流动科技馆
- 德育处法制教育活动小结
- 雨花台区电化教育馆2006上半年电教工作总结
- 教育人事工作总结
- “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座谈会汇报材料
-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电化教育中心工作总结
-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升小学高级教师时的总结
-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试论当前儿童的心理状态及其教育
- 2007年幼师关工委工作总结
-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 2007年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教育局计财科工作总结
- 小学工作总结
- 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发展
- 对电气施工质量监管探究
- 酒杯上的碟
- 德国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及有关争议案件的处理(1)论文
- PowerBuilder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 中国仅有劳动合同法是不够的(1)论文
- 研究劳动合同若干问题(1)论文
- 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1)论文
- 基于Intranet的储粮测控与粮情分析推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多数据库系统互联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继电器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 电力企业电气工程项目管理
-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构与发展
- 浅析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1)论文
- 建筑电气施工问题的对策分析
- 让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詹天佑》教学反思
- 让学生的表现欲望无限舒张──我教小学课文《詹天佑》
- 从《詹天佑》教学案例看学习方式
- 《詹天佑》课堂教学艺术赏析
- 教学《詹天佑》一得
- 《詹天佑》教学谈
- 将情境进行到底──《詹天佑》一课的反思
- 《詹天佑》教学反思
- 《詹天佑》一文的爱国主义教育
- 《詹天佑》中怎么理解“人”字路线
- 工程师小助手、导游小姐的诱惑──《詹天佑》教学后记
- 《詹天佑》导读设问
- 《詹天佑》语文实践训练设计
- 突破“中部凿井法”教学难点──《詹天佑》一文的课堂观察
- 情感在这里交融──有感于《詹天佑》的课堂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