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0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

【教材内容】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人教版新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第八课。(需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的是德国物理学家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学情分析】

作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举和习惯。对于今天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学习方式的开放。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语文素养。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开放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

⑴ 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⑵ 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世界地图──遇到困难──寻找、考证

巧合? 不轻易改变 震惊地质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学会了做饭
最敬佩的人
多彩的童年
狗自己会治病
童年趣事
中秋夜,我想起了……
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丽江之旅
吹灭别人的“生命之火”
金金搬家
童年的趣事
我真想变成一只鸟
家乡的秋天
大年一天
可爱的小猫咪
权力意志之制约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再认识
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广告的关系
关于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问题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建筑环境文化的价值意义
王天下——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意义
仲裁公平合理原则不排斥法律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伦理与和谐社会中国公民人格建构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遗产税立法若干问题探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田地陷阱”
论宪法价值发生的人性基础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自由贸易体制与我国宪法价值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学生宪法权利与学校自由裁量权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草原》教学设计 2
《草原》教学设计 1
《草原》一得
《草原》教学案例及反思
《草原》美
《草原》教学实录及点评 1
《草原》教学设计 3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5
《草原》教学设计4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草原》教学实录及点评 2
《草原》教学案例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