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7
《颐和园》教学设计1
【情景说明】
《颐和园》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共三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一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介绍的都是我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这篇课文描述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 的兴趣。
4、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法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
教材中配有三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寺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教师在课前可让学生查找更多有关颐和园的图片、文字资料,对颐和园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在学文过程中适时展示收集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领略美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有多处景观名列其中。
播放CAI课件:
《世界遗产名录》一书,翻开扉页,上面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文化景观”。
今天,我们再去领略我国另一处景观——颐和园的风光。
板书课题:
颐和园
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的图片、文字资料
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了颐和园的有关资料。请你介绍和展示收集的资料或图片。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之处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同桌分段对读课文,互相检查,互相帮助。
四、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纠正字音。并做简要评价。
2、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
师:读了课文,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可相机出示文中三幅插图:长廊、佛香阁和二七孔桥。)
师: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找出第 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理清课文条理。)
(CAI课件出示第 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游览路线。)
师:请同学们读读大屏幕上的句子,注意句中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游览观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3、CAI展现颐和园地形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游览顺序的记忆。
五、布置练习
自己最喜欢文中哪一处景点?把相应的段落多读几遍,想象文中描绘的美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清明祭祀
- 一支铅笔引起的误会
- 黑熊精神
- 童年的那块“圣地”
- 给汶川灾区所有学生的一封信
- 我眼中的消防
- 我美丽的家乡
- 掌声
- 学问
- 船 *孩子 *伞
- 读《祖国在我心中》有感
- 超新版《龟兔赛跑》
- 种鸡蛋
- 清明扫墓
- 什么是成长
- 听证笔录在行政决定中的意义行政法论文(1)
- 贪污罪、职务侵占罪之辨析行政法论文(1)
- 行政法的一个“学术”追问
- 行政法的价值及其实现行政法论文(1)
- 试论法治理念下的依法治市行政法论文(1)
- 论行政程序法的效率功能行政法论文(1)
- 行政处罚立法探讨行政法论文(1)
- 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构成环节行政法论文(1)
- 论民族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论文(1)
- 新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行政法论文(1)
- 论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法论文(1)
- 浅谈《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意义行政法论文(1)
- 浅议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行政法论文(1)
- 简析日本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行政法论文(1)
- 论完善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行政法论文(1)
- 《杨氏之子》 教案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 《草船借箭》之教案
-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给予树》说课稿
- 《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反思
- 《草原》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方案设计
- 《杨氏之子》教后反思
- 《赵州桥》教学设计示例一
- 《花钟》教学案例
- 《鸟的天堂》
- 《杨氏之子》 教材解读
-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