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6
一、引导质疑
1、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习一些质疑的本领。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为了提高质疑的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课题、课题前的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质疑。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质疑,老师简要在黑板边板书,如:
秦兵马俑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是怎么制成的?是怎么被发现的?兵马俑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3、师生梳理问题,将问题分作三大类:
阅读课文解决类,查阅资料解决类,正在探索研究类。简单的枝节性问题当即解决,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
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
边读课文边勾划、批注;查阅相关资料、图片;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
二、自主探“疑”
1、自由朗读课文:
达到正确、流利朗读,难读词句生生互教或请教老师,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语与生字要读正确。
2、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批注、查阅资料。
3、按合作小组讨论交流:
一人组织,依次发言,共同归纳在全班发言的要点与理由。可以适当作一点儿浅显的记录。
三、全班研“疑”
在学生或小组代表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以下要点采用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相机渗透相关资料,指导有感情朗读:
1、因为“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老师相机出示1978年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后的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2、因为“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相机理解“乘”的含义,简介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3、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这是引导理解感悟的重点。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数字中,从比照周围事物中感受“规模宏大”。
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观察图片,朗读课文,想像神态与动作,照样子模拟形象结合起来,如两人一组,一人读句段,一人模拟神态与动作,并在班上适当展示与评议,在模拟表演与评议中形象地理解词句,感悟课文。
四、畅谈感受
教师扮演“记者”,走入学生──“游客”中,采访“游客”,如可问:
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参观”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有一批外国游客想到中国来参观游玩,你能向他们简要介绍一下秦兵马俑吗?
五、小结收获
1、师生小结学习过程与收获,齐诵与质疑有关的古代格言、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疑问,课后去探究。如果老师能提供思路有关资料,老师要适时提供给学生。
2、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
有感情读一读,再抄一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佩服她—姐姐
- 尴尬
- 妈妈女儿永远爱你
- 小胖减肥记
- 果乐和果娇的不同遭遇
- 老猫失业
- “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 自然保护神空调真神奇
- 第一次钓鱼
- 我真喜欢小鹦鹉“青苹果”
- 推荐一本好书
- 我想让祖国更加美好
- 游炎亭
- 梦想成真
- 今天我当家
- 试论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程CBI实验报告
- 浅析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 浅谈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初探
- 浅谈高职院校早期教育教学体系初探
- 浅谈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浅析任务导向的高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 浅析中职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
- 浅谈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与教材体系的现状与建设探索
- 浅析高职工作场所学习模式:芬兰的经验和启示
- 浅析职业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程序
- 试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 探析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
- 高职语文渗透性教学过程探讨
- 浅析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 “琵琶反弹”不等于创新──就《〈游褒禅山记〉不堪作教学范文》质疑
- 《游褒禅山记》注释商榷二则
- 藏墨于前,显豁于后──《游褒禅山记》照应句探微
- 游戏人生──解读《游褒禅山记》
- 《游褒禅山记》不堪作教学范文
- 《游褒禅山记》疑点解读
- 《游褒禅山记》的思想足迹──兼论对《游褒禅山记》的辩驳
- 《游褒禅山记》争鸣意见
- 《游褒禅山记》“古书”新解
- 《游褒禅山记》赏析
- 《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
- 游山探奇 阐明事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
- 《游褒禅山记》导学
-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游褒禅山记》不可或缺的一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