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4
《搭石》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
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
整走让背……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⑴ 读通句子,正音。
⑵ 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⑶ 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⑷ 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⑸ 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⑹ 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⑺ 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⑴ 指名读:
正音:伏。
⑵ 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⑶ 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⑷ 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2、写话交流。
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摆
整 21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走 协调 有序 理所当然
让
背……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我
- 夏悦,我想对你说
- 外公
- 我是新手
- 我家的“铁算盘”
- 我们班的‘“智多星“
- 谁的梦向天阙,冷月无边。
- 我家的动物园
- 伴随荣辱
- 我有健忘症
- 上帝对我的五宗罪
- 妈妈的唠叨法
- 我们班的“南北极”
- OK我的外婆
- 坚持 努力=成功
- 论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1)论文
- 进口贸易实务中卸货时间与滞期费问题探析(1)论文
- 中国贸易顺差现状的思考(1)论文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1)论文
- 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评价(1)论文
- 浅析中国与中亚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1)论文
- 浅谈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1)论文
- 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1)论文
- 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本地化战略差异比较分析(1)论文
- 浅析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影响及原因论文
-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经营绩效实证研究(1)论文
- 我国在岸服务外包的困境与政策建议(1)论文
- 次贷危机下的我国外贸企业坏账现状及应对措施(1)论文
- 我国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双重选择分析(1)论文
- 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1)论文
- 秋天教学设计3
-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8
- 《春》教学设计5
- 《春》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
- 《在山的那边》教案
- 《理想》教学设计3
- 《春》教学设计9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7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2
- 《济南的冬天》朗读课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的一点思考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3
- 春教学设计3
- 《在山的那边》教案第二课时
-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活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