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1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重点生字、新词,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2、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三、说设计理念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教学设计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体会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说教学思路与意图
1、直接引入课题:
通过课题学习生字“峡”,理解“海峡”含义。根据课题,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听教师范读课文,初步感受教学内容:
并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听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3、在阅读中,理解感悟:
让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相机完成对重点词语和重点句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4、深刻体会,自由表达:
通过让学生想象表演小钱会感谢谁,应该说些什么,进一步理解本课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5、布置作业,巩固效果:
要求学生在课下分组讨论:在你眼中,这是一座什么样的“生命桥”呢?用简短的话说出原因并画出来,从而深化了主题。
最后,在歌曲《爱的奉献》中总结延展,结束本课,使学生留下持久的印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爆包谷花的老人
- 晚餐
- 四川之行
- 我与王老师
- 100元钱
- 我的梦
- 游西湖
- 乐为傻子
- 我的母亲
- 文明风——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 浅说红绿灯
- 我错了
- 春夏秋冬
- 热闹的运动会
- 饭桌上的争论
- 关于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旅游资料翻译小议
- 浅析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汉语新词汇
- 试论索绪尔的语言学观所体现的哲学思路
- 浅谈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大明宫词的对话
- 浅谈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探究
- 浅析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及对策思考
- 探析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试析对中亚留学生回避策略的研究
-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法教学及文化教学
-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 浅谈交互理论下的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语言教学
- 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编写探析
- 试论从索绪尔与萨丕尔的语言观看语言
- 浅论汉语言文学追求与人的涵养提高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1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7
- 《彩色的翅膀》教学建议
- 《彩色的翅膀》课文简说
- 《彩色的翅膀》有感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8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3
- 《中华少年》教学建议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5
- 《中华少年》有感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 《中华少年》课文简说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7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2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