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做好准备。
2、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在空白处写上感受,并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
课文的第3至6自然段是帮助学生体会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重点段落,应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从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没有考虑是否延期手术,没有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等细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镇定沉着,运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缓,植入骨髓时的不分昼夜,体会其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
体会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展开交流,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同时相机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这一部分,将地震危机仍旧存在的紧张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从容镇定进行对比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引发共鸣。
3、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可以请学生谈一谈:“生命桥”是什么意思?现在体会到的“生命桥”的含义与看到题目时的想法是否一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动情朗读作者直抒胸臆的最后一段,并联系全文理解这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学文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里练习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评议。
4、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应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可以让学生画出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反复朗读,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
5、本课生字较多,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将“血、髓、暂、脉”等字的字音读准确。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书写,并通过写词语、写句子等形式进行巩固,教师重点指导“袭”“暂”等字的书写。
6、学习本课后,教师可以建议有兴趣的学生搜集有关骨髓捐献的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小书迷―唐玲惠
- 好吃的弟弟
- 我的老师
- 电脑迷
- 呵护
- 淘气的弟弟
- 金色的童年
- 我的顽童爸爸
- 奶奶玩电脑
- 段落
- 少林足球
- 妈妈的第三只眼睛
- 我的妈妈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整人专家
- 迷惘的眼睛——也谈清宫片热
- 关于价值观研究现状的调研报告
- 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
- 阶级斗争、宪政与社会解放
- 现代社会中的阶级和政党: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思
- 学者语言和乡土语言
- 圣人立场与贫民立场——90年代知识分子话题(之二)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
- 权力-市场-民间——90年代知识分子话题(之一)
- 杨澜之于木子美
- 当代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
- 当代世界发展大趋势:板块经济
-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愉快教育策略
- 超越精英主义与悲观主义——论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
- 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流弊
- 青藏铁路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5
- 高速火车发展历史
-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与反思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2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3
- 铁路最多的国家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1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与反思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世界十大名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