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0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奉献精神。
3、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分为五个学习小组由新闻发言人代表发言。
一、背景资料导入
出示一组有关白血病的图片,师话外解说,学生初步感受白血病的严重性及可怕。
二、口述故事起因,引出激情朗读
在杭州,有一位18岁的青年小钱,他就得了这可怕的白血病。下面就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可怕的病魔是如何折磨这个青年的。
1、点名读句子,进行适当点评:
师激情朗读:18岁啊,含苞的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初升的太阳还没来得及普照大地,小钱却挣扎在死亡线上,你们就该怎样来读好这2段呢?
2、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点名个别读。
3、重点语句朗读:
“这个刚满18岁的青年,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指导朗读,分小组读,指名读。
三、过渡
不幸的小钱又是幸运的,在十万人的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可以与他匹配的骨髓!这十万分之一多不容易啊!
四、默读课文,从3~6段找出体现了这个过程不容易的句段
五、围绕主线,探究理解
1、小组代表汇报,根据学生汇报适当点拨。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随学生的介绍可以打乱顺序讲。)
⑴ 出示地震的相关图片,感受大地震。
句型练习:“病床上的青年,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小组练笔,组内交流,代表汇报,全班跟读。)
⑵ 从课文第五自然段中“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余震是非常强烈的,余震来了,会有哪些影响?
句型练习: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但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青年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学生口头练习,汇报。)
⑶ 相机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进行评议后齐读。
⑷ 从李博士的奔波中再一次感受这个过程的艰辛。
六、阐明结局,激发情感
一场历经24小时的生命救助活动终于胜利结束了,你们是不是也松了一口气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吧!
追问:现在你们知道这座生命之桥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吗?
(爱心。)
在这座爱心之桥的搭建过程中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呢?
(两岸同胞之间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
七、小结
也许人为的阻碍能阻隔两岸人们之间的来往,但那亘古不变的亲情是什么东西也隔不开的!
再读第七段,升华感情,达到最高潮。
(音乐响起。)
八、课外拓展
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创意扩展,大胆想象。)
你们的心中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你想和什么人说呢?请你们写一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的白杨
- 十字路口
- 游真武山
- 家乡的骄傲——莲花湖
- 丑小鸭后传
- 难忘的竞选
- 眷眷赤子心,浩浩中华魂
- 学校的大操场
- 给外公外婆的一封信
- 妈妈的声音
- 让我们荡起双浆
- 第一次下海
- 可爱的小金鱼
- 第一次学做饭
- 林中的早晨
- 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
- 语文实践新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 审计制度的信誉基础
- 前人拟定语文课程标准的现代价值
- 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的国际比较和思考
- 上市公司2007 年财务报表非标审计意见分析
- 论“红艳”与“断肠”之间的联系
- 透过现象看本质——非标准审计报告透露了什么信息?
- 根据文章特点,掌握科学快速阅读训练方向
- 国外客户质量审计对我国原料药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 浅谈新课程教学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 如何开拓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
-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二十一世纪中国审计模式的创新
- 感动中国的作家──文坛伯乐叶圣陶
- 《红楼梦》中写大观园假山的文字
- 沧浪亭
- 《苏州园林》问题探究
- 《苏州园林》导读
- 个园与扬州园林
- 《苏州园林》词语解释
- 《苏州园林》词义辨析
- 苏州园林奇山异石夺天工
- 《苏州园林》课文评点
- 作者简介
- 《苏州园林》学习目标
- 我所见的叶圣陶
- 《苏州园林》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