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乌塔》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二、说教法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
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独自一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怎样去的?
指名个别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情况。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 岁就一个人周有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多么勇敢的孩子!我们来学习课文《乌塔》,看看乌塔*的是什么周游欧洲的?这样设置悬念,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对这些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把想到的和同学讨论交流,还可以写下来。
(三)、深入学习,领悟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相机归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二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两条: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2、为下面的教学进行目标定位。
3、各组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如果我是乌塔,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4、辩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设计我认为有三个功能:1、检测的功能;2、情感释放的功能。应该说此刻学生情感已积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种机会释放表达;3、训练语感的功能。
(四)、课外延伸
根据自身的生活能力,虚拟一次旅行,具体地写出旅途经历,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速写
- 淘气的小表弟
- 一件难忘的事
- 30年后的世界
- 漫游太空,你我的梦
- 番茄炒蛋
-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 最特殊的班级
- 老师不在的时候
- 给同学的一封信
- 田园风光
- 人间的温暖永远不会停息
- 踩高跷
- 美丽的家乡
- 浅谈混凝土大坝高温下施工及大坝安全管理
- 如何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_行政法论文(1)
- 对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思考
- 关于草莓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关于涉外贸易的相关法律思考(1)
- 钛合金的特性及其应用
- 化学实验手册的编写策略(一)
- 浅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 边防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
- 外事科技翻译人员的基本素养
- 论瓷片辊筒印花产品的色差色号控制
- 论地质工程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和可视化研究
- 粉煤灰中未燃组分及其存在形态的研究
- 关于小型水力发电系统的并网研究
- 中国和平发展中外交职能调整的前沿法律问题(1)
- 《晏子使楚》
- 《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 《杨氏之子》教案
- 《梦想的力量》教案
-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 《草船借箭》教案
- 《金钱的魔力》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听课感受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一
- 《与象共舞》教案
- 《再见了,亲人》教案
- 《彩色的非洲》教案
-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刷子李》教案
- 《秦兵马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