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0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
(神仙)
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
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
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三、细读理解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⑴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⑵ 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⑶ 板书:
发明、发现
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⑷ 用“发现,发明”练习说话。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⑵ 学生回答。
⑶ 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今天指什么?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录音机、高速火车、飞机、载人航天飞船的图片。
⑷ 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
(出示诗句)
⑸ 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朗读这句话。并把这句诗背下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科学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除了刚才的发明,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请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⑵ 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的图片(如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图片等)。
⑶ 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读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⑷ 与同桌说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变化?
⑸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科学创造神话 科学创造奇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搞笑老爸“抢”衣服
- 我的哥哥
- 压岁钱
- 晚霞
- 我眼中的“C罗”
- 秋天的花园
- 越野梦
- 我最喜欢冬天
- 挖冬笋
- 我的“冬训”生活
- 今年喝茶去哪里
- 寒假计划
- 假如我是省长
- 优点和缺点一样
- 无敌三剑客
- 洗钱犯罪的特点与防治(1)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取消管制刑之我见(1)
- 中国公共支出管理若干重大政策理论问题研究
- 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
- 论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1)
- 制约西部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
- 论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
- 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
- 论税收国际化趋势下我国的涉外税制
- 让温馨的情感走进课堂
- 杭州市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 商标权共有制度研究(1)
- 多方制衡推动环保事业(1)
- 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1)
- 《将相和》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8
- 《将相和》A、B案
-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7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 《将相和》长文短教教案设计及评析
- 《梦想的力量》综合资料
- 《将相和》教学设计1
- 《将相和》
- 《草原》第二课时说课
- 《将相和》教学设计9
-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 《将相和》教学设计5
- 《将相和》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