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桂花雨》教学后记一
《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浓烈的情感隐藏于朴实的文字背后,游弋于淡淡的叙说之中。这节课,我的任务就是带着学生一起把文章由浅入深地读进去,走进这芬芳的“桂花雨”,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寄托在桂花雨中的思乡之情。
在默读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这个环节,我欣喜地发现与昨日的课堂相比,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抓住那些毫不起眼的隐藏在平凡文字中语句,深切地感受着童年时桂花带给“我”的种种快乐。我也因此而精神大振,一个劲儿地夸他们会读书,有见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因此当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于是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迎刃而解。
我先请孩子们抓住这句话提问。问题提得很好,如“为什么杭州小山上的花更多,妈妈却感到怎么也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呢?”“桂花的香气都差不多,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了,高举着小手,两眼放光,唯恐不能在课堂上回响自己的声音。于是有了这样精彩的交流:
“因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桂花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家乡的桂花对于他是美好的回忆,母亲也一样,所以她觉得家乡的桂花更香,那是一种香甜的回忆。”
“家乡的桂花树是妈妈亲手为它浇水、施肥的,家乡的桂花树有妈妈的辛劳和爱,所以感到更香。”
“妈妈是为了我上中学才不得不离开家乡的,当她客居在杭州时,非常思念家乡,所以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
我适时地插进一句“母亲想念的只是桂花树吗?还有别的什么吗?”在我的暗示下,孩子们急切地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搜寻着、阅读着。在我的引导下,阅读的范围扩大了,发现更有深度了。
“在家乡时,妈妈每年都会把摇下的桂花送给邻居做糕饼,她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多么和睦啊。我想,因为母亲想念那些邻居了,所以便觉得故乡的桂花最香。”
“母亲和人们还一起用桂花泡茶、做糕饼,这种快乐是在杭州没有的,所以杭州的桂花树再多,母亲也觉得没有家乡的桂花香。”
“我觉得这样说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
好一个眷念之情!这样的感受居然出自顽劣的周煜人之口,好久未曾激动过的我也禁不住心热起来。
此刻的我,在林立的高举的小手间穿梭,把话筒递向每一个脸涨得通红的急着表达的学生,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我也仿佛沐浴在桂花雨的芬芳中。
课终,我郑重地说:“谢谢你们精彩的发言,我今天的教学后记会因为你们不俗的表现而丰富、精彩!”
不由得想起薛瑞萍老师在《可以复制的幸福》一文中的感受,我此刻的幸福又何尝不是拜学生所赐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珍爱生命
- 什么是好孩子
- 夜,原来那么美……
- 龟免赛跑新编
- 假如我是老师
- 春草花秀游香炉
- 妈妈,我要为你写首诗
- “塘”老板
- 小鸡
- 可爱的小狗
- 钓虾的乐趣
- 龟兔赛跑后传
- 妈妈,我爱你
- 蚂蚁
- 外婆家的石榴树
- 简论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探索
- 转变数学教学观念 进行课改课程探究
- 浅谈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在数学教学的运用
- 如何组织数学中考总复习
- 浅谈大学生心理资本培养与就业能力
- 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变
- 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 数与代数课堂教学设计——开放式教学的探究
- 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 浅析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数学语言教学
-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初探
- 浅谈贫富差距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
- 浅谈大学生幸福感缺失与教育及幸福能力培养的研究
- 苏教版白杨礼赞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
- 初二语文说课稿敬畏自然
- 桃花源记说课稿
- 初二语文说课稿云南的歌会
- 苏教版散步教案公开课
- 桃花源记教案
- 苏教版海燕同步练习
- 八年级语文组歌教案4
- 苏教版晏子使楚教案
- 藤野先生教案
- 八年级语文组歌教案5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1)
- 苏教版背影教案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散步教案公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