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桂花雨》教学小记二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美,几遍下来,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不过,虽然文章四溢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的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一定要将自己全身心放入课文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一番思乡情,童年乐。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课堂上的小小体会:
课文的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作者最喜欢桂花。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我就是抓住了“最”字进行做文章,问学生作者最喜欢桂花的什么?学生开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其实作者除了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外,还喜欢桂花的“谦虚”,“不爱张扬”。开始学生回答不出,我就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一遍下来,学生举手了,找到了课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与繁花争艳”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指导学生读出快乐:课文的第三小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的乡情。虽说这节是重点段落,因为有了上次姚老师上课的经验,所以和学生同摇同乐,觉得很是开心,特别是学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摇花时的句子和缠着母亲要摇花的样子,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起喊,一起读。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快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我今天这两节课最大的收获。不过还是有遗憾的,就是课文学完后,我也和姚老师一样,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也写写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事后我在想,学生现在才四年级,他们能写得出来吗?如果要他们写,我又该如何指导他们写呢?如果也照作者这样用散文的格式写,肯定是不行的,我想还是用一般的记事方式教他们写吧,毕竟他们才刚刚升入四年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三0二班的男子汉
-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 海鸥搬家
- “冰小子“
- 我的偶像TWINS
- 这算啥
- 两只老虎
- 我的伙伴
- 玻璃又安好了
- 猫鼠成兄
- 逗小妹妹
- 上海游记
- 给弟弟的一封信
- 我心爱的小天牛
- 海鸥妈妈有办法
- 论析知识社会转型中的知识与大学
-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研究
- 浅谈对网络社会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
- 论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处理好五种关系
- 美国高校教师权利的维护以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活动为例
- 关于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
-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表扬艺术
- 浅谈中医师承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 浅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 浅论传播学教学改革中多种教学技巧的综合运用
-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
- 浅谈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
- 试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误区
- 关于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几种方法的应用及体会
- 2009年大学应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 《荆轲刺秦王》通假字
- 《荆轲刺秦王》字词解释
- 《荆轲刺秦王》人物形象
- 《荆轲刺秦王》词类活用
-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 《荆轲刺秦王》课文评点
- 《荆轲刺秦王》结构分析
- 《荆轲刺秦王》鉴赏点示
- 《荆轲刺秦王》中心意思
- 《荆轲刺秦王》难理解句子
- 《荆轲刺秦王》写作特点
-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 《荆轲刺秦王》特殊句式
- 《荆轲刺秦王》多义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