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桂花雨》听课随想

《桂花雨》听课随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7

《桂花雨》听课随想

今天下午做优秀课选拔赛的评委,听了一节桂花雨的课,有一些感受想一吐为快。

第一节课是董老师上的《桂花雨》,教学设计还行,落脚点也准,但总觉得不够味,是什么原因呢?今晚坐下来静静地想了一想,大概有下列几方面的原因吧。

其一:摇桂花对“我”而言是件大事,可以看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学生说,从“我”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一句可以看出。老师注意到了问句后面却用了感叹号,学生也认识到这个标点是反映了“我”表面是问妈妈,实际上是要求妈妈马上就摇的急切心情。但是朗读体会却怎么也不能到位。

我想是否可以让学生在“老是缠着母亲问”的后面加上合适的提示语呢?如:

老是缠着母亲急切地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老是缠着母亲迫不及待地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老是缠着母亲一遍又一遍地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这样一来,学生的感受应该会深刻一些了吧。

同样,后面摇花乐中,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句的朗读,之前也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如:

我就(快乐、开心、心花怒放)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表示心情的提示语)

我就(欣喜若狂、笑逐颜开)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表示神态的提示语)

我就(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表示动作的提示语)

这样把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合二为一,应该会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否则老师讲得再多,也无法代替学生的自我感悟的。

其二:对于父亲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一诗,教师让学生读过一遍后,就和学生对起课外积累的桂花诗来。我以为,总有些匆忙。

“我们一家”摇下了桂花,全家人都有了丰足的收获。你看:

母亲摇下桂花,收获了对一家人爱的表达,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那是对一家人的爱,对一家人的呵护。所以说“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父亲摇下桂花,收获了浪漫的诗意,收获了爱女的欢乐,所以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而我摇下桂花,摇落了花雨,摇逸着花香,摇香了整个童年时光,许多年后仍恍如眼前。

在这样的感情铺垫下,师生再来对诗,那该是何等的诗意,说不定学生诗的灵感也会突然萌发。

此外,由“细细香风淡淡烟”,可以联想到第二自然段桂花的香味:“桂花开得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花香里的。”屋里屋外,白昼黑夜,到处是花香,吃着花香,嗅着花香,枕着花香,梦着花香;走路一阵风带来了花香;树叶晃一晃,飘散着花香,这不就是“浸在花香里”吗?

“竞收桂子庆丰年。”这一句让我想起了人教版教材,其中不是有桂花丰收后母亲要送花给乡亲们吗?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原版中的母亲另外的喜,即奉献之喜,不但共闻花香,还共尝花香,共储花香,多妙的丰收呀!

这两句诗的读就贯穿在第三、四自然段中。

摇花的乐、丰收的喜,水乳光融。

“花雨缤纷入梦甜”一句,可看出童年的梦,母亲的梦,父亲的梦,多年后远走他乡的梦,总是甜在全家人的心里啊。所以母亲才会发出: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的感叹。美不美,故乡人,亲不亲,家乡水!

“花雨缤纷”那也正是全家人多年后多次思乡的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擦书桌
学校的松树
续《一束鲜花》
故乡的山
观赏春节晚会
当检测卷发下来的时候
暖水袋
“小当家”做饭
春天真好
续写《一束鲜花》
春天
我家的小黄雀儿
我爱我的书
月亮池美景
登香山
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民间环境审计的发展(下)
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下)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异同
会计师事务所出资方式、组织形式与审计收费
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民间环境审计的发展(上)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结合初探(上)
内部审计沟通方式及其有效性和及时性的研究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下)
浅谈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中涉税问题处理
强化公司治理机制 完善内部审计工作
新准则下企业收入审计的新思路
我国CPA审计收费问题的根源
从Simunic模型看我国审计定价现状(下)
李大钊与五四运动
李大钊:为中国引来天火
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经过
浅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的比喻说理
李大钊就义
谁是逮捕李大钊的真凶
关于五四运动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关于比喻
李大钊政论的风格
谁为李大钊办丧事
李大钊:从关心青年到领导“五·四”运动
李大钊:从“效法洪秀全”到“再造中华”
从创建中国共产党到英勇献身
李大钊“少年中国”主义的形成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