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燕子》审美道学有感
《燕子》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看图学文,文字优美,蕴含想象,描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美丽的春天。课文通过描写“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勾勒出优美的外形。通过“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各色鲜艳的花”,描绘出光彩夺目的春景。再通过“斜着身子”、“掠过”、“沾”等词写出飞行时的轻快、敏捷,“唧唧地叫着”写出飞行时欢快的心情。在几痕细线上歇息的燕子又构成美丽动人的画面。这些机灵、可爱的小燕子为湖光春色增添了无限生趣,使早春美景更加生气勃勃。农村孩子对燕子非常熟悉,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文章结构也好理解,我就把审美教育作为本课主要任务,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美,发现生活中春天的美,并尝试用不同方式去创造美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唤起美的向往与追求
自然美有声色形态,非人人都能感受、欣赏。有的置身枫林晚照、长空落日、画眉清音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课前,我首先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引入时,我饱含深情对学生说:“在这风和日丽的季节里,春姑娘给大地换上了一套节日的盛装,小草食青,百花争艳,田野、山川、河流处处春意盎然……”接着,我用录音机放出小燕子清脆的鸣叫和歌曲《燕子》的优美旋律,在音乐背景中继续和学生交谈,用诗一般的言语和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的心,邀请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春天的美,去迎接为春天喝彩的小燕子。
二、感知课文——感受鉴赏春景美、燕子美
(一)描绘春景,展开联想,感受春天景色的美。首先我先用变序的方法,将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春天景色的几句话用投影仪放出来,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再造想象,把文中“柳丝”“青草绿叶”“各色鲜艳的花”等文字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同时,老师用彩色粉笔将这些景物以简笔画的形式展现黑板,让学生初步感受春景的美。接着,我抓住“各色鲜艳的花”启发联想,从生活中捕捉春天美的讯息,补充春天有哪些五颜六色的鲜花,营造了浓浓的春意,并引导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春天景色的美.
(二)展示图片,熟读成诵,认识燕子的外形美。营造出春的气息后,我顺势把小燕子引出来,在简笔画旁贴出一只美丽的小燕子的彩图,让学生抓住“羽毛”“翅膀”“尾巴”等关键词去感受小燕子俊俏的外形美;并通过看板书、背诵的方式,把小燕子优美的外形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三)放映录相,自读体会;欣赏燕子的动态美。一段简短的过渡后,我借助录相,为学生展示小燕子飞行的动态美,通过生动形象的电视画面,把小燕子轻盈的身影,清脆的鸣叫留在学生记忆中。之后,我再让学生带着这深刻的印象,根据自学提示四人小组自学第三自然段,从书中的语言文字感受小燕子飞行和声音的美,并鼓励学生从小燕子呵呵的叫声中,创造性地想象小燕子会说些什么,拓展了小燕子的美。在指导朗读方面,我引导学生抓住“斜看”、“掠过”、“沾”等词语,读出小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同时老师作适当范读,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对燕子动态美的感受。
(四)出示幻灯,交流感受,品味燕子的静态美。最后是写停歇时的燕子,我用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通过与动态美比较,学生多能感受静态美的描写。但学生较难理解把电线比着五线谱,燕子比着音符。我准备了一张彩色鲜艳的幻灯片,可清楚看出:蓝天;湖水就好似一张纸,电线就是上面画的五线谱,而停在电线上的燕子则成了可以跳动的音符。最后再通过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种方式感受小燕子的静态美。课文学完了,我根据板书小结燕子不同的美,然后让学生随着《小燕子》这首歌的优美旋律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燕子动态美和静态美的两段,从整体上去体会动、静结合的美。
三、课的延伸——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春天的大自然千姿百态,处处蕴含着美的韵律。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去寻找春天的美。有的学生说:“春天到了,粉红的桃花开了,近看似火,远看像霞,赏花的游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树下拍影留念。”有的学生说:“春天到了,金黄色的油菜花开了,像是给大地铺了一块块黄地毯。”有的说:“春天来到校园,梧桐树发芽了,石榴开花了。”有的说:“春天到了,花丛中的蜜蜂嗡嗡地叫着,忙着采蜜,蟋蟀又开始弹琴了。”……学生们尽情用语言描绘着故乡的美好景物,把美延伸到了学生的生活中。然后,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春天万物的赞美:可以是一首诗、一支歌、一个舞或一幅画等等。这一环节,有的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作了准备,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大语文观,也积极调动了学生去创造美,从而使美育的渗透在这节课中,提高到了新的层次。从学生口中吟出的一首首春的赞美诗,流淌出的一支支动听的歌曲。还有一幅幅色彩斑谰的画,一段段优美的舞姿,无一不凝聚着学生那美的想象,美的创造,令人深深陶醉其中。
通过这堂课的导学实践,学生感受到了春光的无限美好,体验到了小燕子不同的美,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他们在教师引导下,突破教材局限,描绘补充出课文以外的相关内容,锻炼了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美育思想循序渐进地渗透到课堂和学生的心灵之中。取得了让主体学生、听课师生都满意的美育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很幸福
- 未来的桥
- 桥
- “和平”号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 让世界充满爱
- 我诅咒战争
- 亲切的鼾声
- E时代网狗Tommy的自述
- 让世界充满爱
- 家乡的桥
- 战争·痛苦
- 中学生上网的利弊谈
- 一条网虫
- 让世界充满爱
- 商铺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 居住区工程(高桥)监理工作总结
- 试论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思考
- 某社区安置房三期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
- 风电设备公司生产车间旁站监理方案
- 测量心得
- 某校区行政办公楼、图书馆第一次工地会议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若干规定
- 测量学课程实习报告
- 竣工资料归档目录
-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
- 工程测量实习总结
-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 榆社县政府西旧大礼堂改造工程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画施工图的心得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 《惊弓之鸟》 知识点精析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惊弓之鸟》 整体阅读感知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2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惊弓之鸟》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