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桂花雨》综合资料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1.可以从学生童年生活中不能忘怀的人或事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多读一点琦君写的文章,以便对她有较多的了解。
2.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探究。可以先安排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注意停顿,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安排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听听小组同学的意见,如果意见不相同,互相讨论讨论。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课文中的重难点,教师要做一定指导。
3.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再画出有关描写摇花乐的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欢乐。
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是教学上的难点。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以便他们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4.要注意朗读的指导。课文第二、三、五、七、八自然段分别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情感:“我”对桂花的喜欢、母亲的担心、“我”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摇桂花时的欢乐、“我”对“摇花乐”的怀念。这些情感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比如,选择一两处作示范朗读,或者请学生范读,再作评议。
5.课文中的许多情景都可以形成生动的画面。如,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的情景,摇落桂花时那飘洒的阵阵桂花雨。这些情景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如,看过桂花的学生,可以回忆桂花盛开时的景象。又如,学生可能有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中“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还可以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6.可以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如联系古诗或者联系课外阅读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感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青蛙脱险记
- 书
- 铅笔盒里的风波
- 奇异的晚会
- 动物王国的灭亡
- 瓦片
- 刘翔的鞋,丢了
- 我是一块小橡皮
- 垒球
- “0”的奇遇
- 做茶垫
- 知错就改的孙小圣
- 楼下的柿子树
- 坐井观天新传
- 小白兔采蘑菇
- 关于行政的发展与行政法的转型(1)论文
- 浅谈行政法视野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1)论文
- 分析对涪陵龙潭水利工程的熟悉和评价
- 谈水资源资产与现代水利
- 谈美国行政法的演化及其对我国行政法完善之启示(1)论文
- 对锅炉水质处理工艺改进及分析
- 谈论行政法的演变及其发展(1)论文
- 浅谈行政法对实现现代法治国家目标的作用(1)论文
- 关于认真对待利益-利益的行政法意义(1)论文
- 对大连某输水管道水锤分析
- 公共管理的兴起与行政法的发展(1)论文
- 谈行政法中确立诚信原则的必要性及路径探讨(1)论文
- 谈自动排水装置在煤矿排水中的应用
- 浅谈“一国两制”与区际行政法(1)论文
- 简述防治“非典”引出的行政法思考(1)论文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教学简案
- 《长相思》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杂谈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 《秋思》教学设计
-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 改写《秋思》有感
- 让评价引领──我这样指导改写《秋思》
- 《泊船瓜洲》教学案例与反思
- 《长相思》教学设计
-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部分)
-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
- 《古诗词三首》教学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