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学要求:
1、理解生字新词,会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4、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养成自于学习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著名作家袁鹰写的《白杨》一文,(板书:白杨)学习了生字和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揭示目标。
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预习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照先后顺序划出描写爸爸神情变化的词语。大家完成了没有?好,下面我们交流一下。
学生边回答老师上依次出示:出神……
小结:爸爸先是出神,接着是微笑,再接着是变得严肃起来,然后是陷入沉思,最后又浮起微笑,这就是爸爸的神情变化。
三、细读课文,体会含义。
l、首先我们来讨论,爸爸为什么出神。
先看屏幕,然后再自由读课文的第1——4节,想想看,能回答吗?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2、爸爸为什么微笑呢?
请每个学习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4至12节,然后我们互相交流。
每个学习小组练该对话.
(一人读哥哥的话,一人读妹妹的话,一人读爸爸的话,一人读叙述人的话、)
指名读。
3、爸爸的神情为什么又变得严肃起来呢?
请同学们快读课文的第14节,然后回答,好吗?
是因为爸爸要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品格,所以他显得严肃起来。爸爸用三句话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的品格。试试看,能不能把爸爸的话读通。
指名试读。
还有谁能读得更好吗?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讨论:这三句话应该怎样读?
自由练读。
齐读。
看屏幕。教师叙述:
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
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这是何等高洁的品格!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时怎能不肃然起敬变得严肃起来呢?
让我们带着赞美、崇敬的感情再把爸爸的话读一遍.
爸爸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不仅仅是出于对白杨的崇敬,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你能快速阅读课文第15节告诉老师吗?
对了,爸爸是借白杨在表白自己的心。
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
爸爸的心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
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6节,完成填空。
(完成后学习小组之间可以先交流交流.)
讨论。
指名说。
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学到这里你明白了吗?请你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关联词语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练说。
交流。
爸爸的心现在你知道了吗?
板书: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为什么突然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默读最后一节课文,想想看。
讨论。
(爸爸在沉思什么呢?……)
板书:小白杨茁壮成长孩子
(爸爸仿佛……孩子仿佛……)
四、理清线索,总结升华。
《白杨》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先写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特点,借以表达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志向。同时也表达了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和信任,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一样,迎着风沙茁壮成长,成为建设边疆的生力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唯美友情
- 家乡的春节
- 这一幕感动了我
- 珍爱生命
- 观《假文盲》有感
- 接种麻疹疫苗
- 那次,我成功了
- 巨大的鼓舞
- 叮咛中的爱
- 表扬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2009,我的心愿是……
- 介绍我的朋友
- My school
- 用计者多胜
- 论《混沌初开》的象征结构
-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1)
- 战略资源、资产专用性与融资方式选择(1)
-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1)
-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途径研究(1)
- 英汉复指与易位及其理据
- 反问句的语用价值
- 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 浅析银行如何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1)
- 命题的结构
- 融资成本分析和融资决策(1)
- 外国学生离合词重叠式的偏误分析
- 以精确之训诂 作古茂之文章
- 探讨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
- 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
- 《珍珠鸟》教案
-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1
- 《半截蜡烛》说课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
- 《半截蜡烛》练习
- 《半截蜡烛》走进人物的内心
- 《穷人》教案(第一课时)
- 《半截蜡烛》课堂教学成长纪实
- 《草船借箭》教案
-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教学后记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