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通过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能说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教学重点:读懂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中谁称谁为“亲人”?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初步感知的情况。
(二)检查预习
1.介绍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2.读本课的生字词: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自读、指名读、齐读、两人赛读)
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暂时:zàn
友谊:yì
血泊:pō
“捣”和“谣”的字形
4.解释不懂的词
打糕: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国的年糕相似。
噩耗: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三)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
2.提问:为什么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互称“亲人”?说说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当年抗美援朝画面的《志愿军战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就是唱着同学们刚听到的雄壮的《志愿军战歌》出国参战的,今年刚好是志愿军赴朝参战52周年。他们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仿佛历历在目。这节课,就让我们与志愿军老战士一起追忆那动人的告别场面,去听一听离别时他们对朝鲜亲人都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书思考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位亲人?志愿军回忆了哪些往事?
板书:大娘缝补衣服送打糕救伤员
小金花救老王
大嫂挖野菜
(三)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后两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画批)
2.然后交流,教师点拨。
板书:几夜不眠昏倒路旁失去孙孙
牺牲妈妈
失去双腿
3.这些事情为什么让志愿军难以忘怀呢?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意想不到
- 北京游之飞机之旅
- 你认识我吗?
- 20年后的故乡
- 我和你
- 舟过安仁
- My famyil(我的家庭)
- 寒假生活之内蒙古之旅
- 读《我对钢琴的情缘》有感
- 粉笔
- 我爱我家
- 故乡的山
- 春天的花园
- 我的姥爷
- 微笑
- 关于草莓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边防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
- 外事科技翻译人员的基本素养
- 论瓷片辊筒印花产品的色差色号控制
- 论地质工程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和可视化研究
- 对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思考
- 化学实验手册的编写策略(一)
- 浅谈混凝土大坝高温下施工及大坝安全管理
- 关于涉外贸易的相关法律思考(1)
- 钛合金的特性及其应用
- 粉煤灰中未燃组分及其存在形态的研究
- 关于小型水力发电系统的并网研究
- 中国和平发展中外交职能调整的前沿法律问题(1)
- 如何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_行政法论文(1)
- 浅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三
- 《鲸》教案
- 《王二小》
- 《桂花雨》教学设计三
- 《我要的是葫芦》(精彩教学设计)
- 《草原》教案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三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案
- 《秦兵马俑》一课来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 《月光曲》教案
- 《狼牙山五壮士》评课稿教案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后记
- 《少年闰土》教案
- 《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