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燕子》教学片断设计
教师:我们知道了第一自然段写出了燕子的俊俏外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那燕子的头呢?肚子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完整吗?(教师故意设下圈套,以疑促思)
(学生一楞,但立即有几只小手举起)
学生1:我觉得这样写不完整。
学生2:我认为应该改成“一个轻巧的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雪白的肚子,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式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才完整。
学生3:那还有爪子呢?
学生2:那再加上“细小的爪子”。(有学生笑)
学生4:我觉得这样写太罗嗦。
教师:那你们认为怎样写才好呢?
(学生哑然)
教师: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以读释疑)
学生5:还是课文里的好,因为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最能体现燕子的特点的。(打破了问题的思维定势)
学生6:对,燕子小巧的头,细小的爪子和麻雀等许多鸟类都一样,不能体现燕子特点,可以略去不写。
(学生通过探讨,自己钻出圈套,真正理解了写作方法)。
学生7:是呀,我们写人也不是每个部位都要写的。
(联系平时作文理解很好)
教师:你们说的真好,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写,并没有面面俱到。你能用这种写作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以致用,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立刻小手如林)
学生8:一顶红红的鸡冠,一个高高昂起的头,一身光彩夺目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学生9: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一身雪白的毛,加上短短的尾巴,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学士10:一对灵敏的耳朵,一身光亮的毛,加上四条腿,这就是我家的大花猫。
学生11:我觉得他没说出猫的特点,这样说也像在说狗,应该在四条腿前加上走路轻无声。
(学生不仅利用写作方法会说,还会评,这真是一大进步。)
学生12:还可在耳朵前加上“三角形”的,因为猫的耳朵是三角形。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课例评析:
这堂课可谓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一开始故意质疑,设下圈套,让学生自己探索,最终钻出圈套,教师适当点拨,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搭桥引路”的作用。然后教师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冬日里的雪印象
- 致四川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悠悠母爱
- 燕南行
- 快乐的冬游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我渴望超过她
- 我家周围的环境
- 伟大的爱,母爱
- 妈妈包汤圆
- 两只小兔
- 环保公民从我做起
- 快乐阅读之一笑猫日记
- 我的妹妹
- 一千年后的世界
- 乡镇财政体制创新与财政解困研究
-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 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浅谈旅游翻译中伪对应问题
- 学者型化学老师的素养
- 浅谈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学翻译策略
- 关于环境犯罪的几个思考(1)论文
- 浅析化学教师的认知偏差及其成因
- 民商法中沉默的法律含义–教学案例解析(1)论文
- 走进新课程老师要有两个新观念
- 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视角谈对联中明喻的翻译
- 说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探讨
- 人教版[整理]新教材 新理念 新教法
-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3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7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5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4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6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8
-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7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1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