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理解“父亲”和“我”的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词语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说的话。对了,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板书),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许叔叔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这节课就从课文中解开这个秘密,看谁肯动脑,最聪明。
二、整体感知第二段。
师:同学们各自读第二段,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 )、( )、( )、( )、( )五个人物,描写时又重点抓住人物的( )去写,其中又重点描写了( )的语言,他说了( )次话,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三、重点学习父亲的话。
1、谁先来读父亲第一、二次的话。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样回答的?
(1)我们三姐妹的话分别从花生的哪些方面来说它的好处的?
(2)把我们三姐妹的三句话合成一句,怎样说?
3、师:我们三姐妹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而且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父亲第三次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 )、( )、( )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 )、( )、(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
4、“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呢?我们再默读父亲的话,用笔划出花生的哪些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不好看 鲜红嫩绿
埋在地里 高挂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 鲜红嫩绿
师:花生果实的好处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不显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人们,(板书:默默无闻)这正是花生的可贵之处,父亲这是在赞美花生。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父亲的话,该怎样读,自己先练练。
5、师:丁丁和小华这两们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丁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的上东西都是不好的。”
过渡: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吗?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说的?
四、学习“我”的话。
1、出示“我”的话,齐读。
2、“体面”是什么意思?(处表好看)“讲体面”是什么意思?(讲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讲体面?
3、“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样的人?
5、“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板书:有用的人)
6、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7、同学们学到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好,谁想用自己的话语来赞美花生,赞美许许多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
8、朗读对话。
五、谈话解疑,深化教育。
1、你们知道许叔叔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吗?
2、师:许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外延伸。
课文学完了,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每位同学回家后,买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尝尝花生。可别光吃,还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妈妈谈谈有关花生的话题,好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下厨房
- 小白猪搬家
- “报复”
- 我真的长大了
- 我们的家园
- 五子棋大赛
- 与外教零距离接触
- 夏令营的告别会
- 海底城冒险记
- 电脑给我带来的快乐
- 初当消防员
- “盲人”赶“鸭子”
- 第一次骑两轮车
- 滑冰小分队
- 妈妈动手术
-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所用主要原材料简介
- 基于RSS的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和研究
- 闪光焊机交流调压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
- 基于ARM芯片的网络化电能表设计
- 冷轧SISO板厚控制过程中轧辊偏心的重复控制
- 教育数字视频的应用现状及制作原则
-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
- 论驰名商标法律保护机制的完善(1)论文
- 电力电容器的介质
- 浅论商业贿赂和政府治理(1)论文
- 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 谈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几点法律思考(1)论文
- 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1)论文
- 浅谈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立法的法典化(1)论文
- 谈商业代理行为之表见代理(1)论文
- 《老人与海鸥》相关链接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爱之桥──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 海鸥是人类的朋友
- 《老人与海鸥》近义词反义词
-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 海港清洁工──海鸥
-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 《老人与海鸥》教学杂谈
- “海鸥老人”塑像铭刻人鸥深情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 《老人与海鸥》教学点滴
- 《老人与海鸥》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