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2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第一教时,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较全面的。第二教时,复习主要内容,体现从整体入手。发问,紧扣题目。)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绝密情报的呢?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3节。

(1)自读。想一想:德国军官突然闯进伯诺德夫人家,一个中尉无意中点燃蜡烛。(板书:点燃。)一旦绝密情报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提问交流。(板书:吹熄。)追问:为什么两个孩子脸色苍白?

(3)指名朗读,注意读好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词句。

(4)小结。伯诺德夫人面对这样的危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保住了蜡烛。

2、讲读第4 —5节。

过渡: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1)指名朗读,思考上面的问题。

(2)提问交流。(板书:端走,夺回。)追问:杰克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画出描写杰克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自由朗读。

(4)交流。

(5)进一步提问:伯诺德夫人此时心情怎样?

齐读第5节最后两句话,让学生体会高度紧张的气氛。

3、讲读第6 —7节。

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巧妙化解了危机。

(1)指名朗读。

(2)啊!多危险呀!杰奎琳把半截蜡烛拿上了楼。(板书:拿上楼。)我们要为杰奎琳喝彩!我们应该赞颂她什么呢?

(3)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描写杰奎琳说话语气和样子的句子,领悟她的机智。)

(4)指导朗读。

(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顺教的思路,是对的。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阅读每一部分的内容,所设计问题的角度有变化。)

三、总结课文。

1、总结性提问。

(1)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

(2)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呢?

2、写作方法提示。

(1)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目?

(2)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

(总结,分别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作业。

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能否设计书面的作业?一般要有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作业,当然要注意分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
多彩的童年
我真想变成一只鸟
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家乡的秋天
我学会了做饭
最敬佩的人
吹灭别人的“生命之火”
可爱的小猫咪
狗自己会治病
中秋夜,我想起了……
大年一天
丽江之旅
童年的趣事
金金搬家
何为儒家之道(二)
向传统文化回归的梁启超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
在“境界”与“权利”的错落处
宪政制度在近代中国为什么难以确立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儒家的隐者——李柏思想构成探析
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谐体育文化建构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制宪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法与行政法良性互动关系之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藏戏》教学反思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各具特色的民居》综合资料
《北京的春节》练习题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鲁滨逊漂流记》
《藏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藏戏》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