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9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课时目标:
1.细读1、2、3自然段,了解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所做的事。体会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录音,灯片
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到车站为志愿军送行,与志愿军话别的朝鲜人民有许许多多,作者选择了哪几个代表?(出示插图,认一认)
3.他们分别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4.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为什么称朝鲜人民是亲人呢?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节。
(一)先看第二件事——送打糕
1.导语:这是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一个感人故事!边听边想,仿佛看到了怎么的情景。
2.音响,朗诵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3.你仿佛看到了怎么的情景?
4.读文字,看了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划圈有关词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交流:① 动词:“带者,顶着,冒着,穿着,送到——冒着生命危险很勇敢
② 雪中送炭——像母亲一样,深情厚谊,慈母般的爱。
③ 你从中感受到些什么?
6.指导感情朗读。
(导语:老师觉得读好书,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抑扬顿挫,语速上要有快有慢)——(自己试读—指名读)
(二)看第三件事情
1.过渡:是啊,大娘这么大年纪了,还冒着炮火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这种爱,怎能让人不感动?但更使人感动的是,边听边想,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创设情景(音乐,朗诵)
2.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读文字,看哪些地方你最感动?找出有关词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些什么?(出示灯片)
4.交流:“丢下,背进,唯一”—等感受大娘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5.怎样读呢?(自由练—指名读)
(三)看一件事。(看了大娘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又怎么让人感动!)
1.出示:“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你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a.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b.怎么读?
2.你感受到了些什么?
三.写其他部分。
1.大娘是不是就给志愿军做了这几件事情?哪句话看出?(出示:八年来------!)
2.是啊,大娘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志愿军,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3.引读其他部分。
4.过渡。
四.学习第2、3节
1.分组学习第2、3节。
1、2大组读读第二节,3、4组读第三节。思考: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所做的事中,哪些地方你最感动?找出语句,想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同桌讨论:
3、大堂交流
△、第二节。
从小金花的妈妈牺牲了没哭,而与志愿军叔叔分别的日子却哭了,从中感受小金花与志愿军之间有亲密的情感。
△、第三节。
从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双腿,感受大嫂对志愿军的一片深情。
4.读好第2、3节
5.小结:
现在谁来说说,为什么志愿军称朝鲜人民是亲人?
五.引读第4-6节
1、创设情景火车鸣笛声响。
2、引读:听,列车的汽笛声已响起,此时,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太多的言要表,道不尽的话,流不完的泪,此时,志愿军发出内心的呼唤——“再见了,亲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豆蔻年华
- 大漠如歌
- 认识是丰富多彩的
- 窗户
- 节日
- 别为明天担心
- 生活
- 爱的表达
- 梦魇
- 成长
- 喝彩
- 科技
- 灵感源于生活
- 争吵
- 女孩
- 椎间盘突出,盲目按摩酿恶果
- 投资需要逆思维
- 急救车赶到前我们能做什么
- 朋友圈里的高大上
- 职场讲究8个“度”
- 春季皮肤过敏如何选药
- 《诗经》里的定情物
- 上坡下坡都享受
- 台湾后山的“雪绒花”
- 感情戏中的情谊
- 尘封77年的爱情
- 煤油灯下听故事
- 咖啡馆客串维修
- 中药治幼儿腹泻有奇效
- 左手生存,右手生活
-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六
- 《看菊花》教材解读一
- 《家》教学反思二
-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七
- 学生阅读起步阶段的语感培养
-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一
- 《看菊花》教学反思一
- 《家》教学设计二
- 《看菊花》教材解读二
- 《家》教学设计一
-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二
-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五
-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三
-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三
-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