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鲸
教学要求: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准备:鲸进化的图片,和VCD;投影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体形大)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三)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知识。
我们就来写一写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练笔。
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喜欢象棋的老爸
- 我的小表弟
- 孤儿的选择
- 快乐十二岁
- 我的好爸爸
- 军军的礼物
- “唠叨” “多动症”的爷爷
- 怕黑的我
- 快乐如此简单
- 我的自我介绍
- 小表弟
- 爱唠叨的奶奶
- 雨打茉莉
- 科学老师――杨老师
- 社会代价:一个社会学范畴
- 对于妇女、婚姻和变化的思考
- 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关于网络社会学
- 论道教的步罡踏斗
- 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传教士
- 中产阶级话语空间的扩张
- 从律令制的演变看唐宋间的变革
- 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求归宿
- 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对话
- 孙吴晚世政局变化及朱、全派系斗争之管见
- 科学、技术与社会和基础科学教育
- 略述清儒关于周代天子宗庙礼制的论述
- 外遇问题研究
- 中国“性革命”对未来冲击与影响
- 数字时代的人文困惑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劳动最光荣
- 小兔子乖乖
- 《识字7》教学设计2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3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识字7》教学设计1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4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识字7》教学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