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能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4、结合句子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分别场面图)、磁带(二胡曲《还乡行》)、火车汽笛声录音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提示训练点。
1、学生读书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中朝友谊 鲜血凝成)
2、快读全文思考:作者围绕这个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3、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这几个材料来写?
(板书:围绕 选择典型材料)
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
1、引导学第一段,体会学习方法。
指读课文,出示思考题(投影)
听读要求:
A、用简洁的话,说这段写了几件事?
B、认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几件事来写?
C、边听边划,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出来。
学生听读后讨论,教师启发生回答问题。
(板书:洗补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结合思考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而领会作者选择材料的用意)
齐读本段的最后一句(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怀?)进行句式的变换(变成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结合句子让学生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意思,练习用“雪中送炭”造句。
置疑问难。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配乐范读----学生练读----个别读文)
2、结合学第一段的思考题,遵循学习第一段的思路,分组自学第二、第三段。
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出小金花和大嫂与志愿军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而领会作者选材上的特点。
(板书:救老王 挖野菜)
抓住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师在前三段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激情语言,放录音,投影,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齐读第四段。通过感情诵读,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4、针对全文进行置疑问难。
三、概括学习过程,深悟训练点。
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认识这一写作方法的好处。(板书:突出中心)
四、课外延伸,指导背诵。片段练习,运用训练点。
1、向学生介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选读精彩段落,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让学生自由选择背诵。
2、结合课后的练笔内容,让学生进行构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游
- 萝卜又回来了
- 我的妈妈
- 铅笔和橡皮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小鸟大战猎人
- 数学高手——我的爸爸
- 轿车驶入百姓家
- 蜡笔小新洗衣服
- 我的“严”老师
- 欢迎新同学
- 辛勤的园丁
- 我的妈妈
- 小熊当老师
- 春游
- 注册会计师审计诚信危机思考
- 国有企业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之我见
-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之路-行政管理论文(1)
- 加强数据分析 提高财政审计效率
- 浅析知识经济对领导干部素质的新要求(1)论文
- 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初探(1)论文
- 论电子政务评估必要性与相应对策(1)论文
- 浅谈财政预算审计的创新策略
-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财政审计风险的表现及防范
- 电子政务培训的建议性(1)论文
- 国家审计中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质量衡量指标
- 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1)论文
- 浅谈基层领导干部素质及其提高方法(1)论文
- 县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白公鹅》片断赏析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2
- 《白鹅》教学设计3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送教课)
- 《母鸡》教学设计
-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
- 《检阅》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猫》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