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2、学习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斩钉截铁”“坚强不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地部分。
二、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学习有详有略的写法。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任务: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第二两段。
第二课时完成任务:学习三、四、五三段,落实相关教学要求与教学重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
1、课后思考练习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师述:这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出示小黑板)你们还可以提出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地方,说出来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共同讨论。
二、分段感知教材,逐步达标。
(一)感知教材第三段,完成思考练习1第1个问。
1、学生默读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动手在书中做记号。
2、讨论
(1)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转移?
(2)他们的态度如何?用“斩钉截铁”造句。
(3)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样的精神?
(二)感知教材第四段,完成思考,练习1第2个词。
1、播放电影片段,这是课文哪一段内容?
2、听课文朗读,思考,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3、讨论。
(1)第四段前两句写什么,后几句写什么?
(2)划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简单说说词的意思,可做动作帮助理解。
(3)这段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4)“用石头砸”换成“扔”“投”“掷”等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5)“石头像雹子一样”说明了什么?
(6)这段详写的是谁?设疑全文哪几段详写。
(三)感知教材第无段,完成思考,练习1第3问。
1、播放电影片段,这是哪一段内容,看完后有和感想。
2、出示课文投影,情感引读。
3、老师在引读中添加了哪几个关键性的词语?
4、五壮士的英雄形象——顶天立地。
5、他们对人民——满怀深情。
6、对敌人——无比轻蔑。
7、对死亡——视死如归。
8、第五段中,哪些表现动作的词语有力地描绘了五壮士地英雄形象,表象了他们对党和人民无限深情,对敌人无比蔑视,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请在书上加着重号,请一个在投影片上加。
9、结合插图理解“屹立”。
10、比较“眺望”和“望望”。
11、再次进行“情感引读”。(根据第一次朗读效果决定)
12、理解“坚强不屈”,并造句。
三、释疑总结.
1、解决生提疑问。
2、填空。
五壮士_______人民,________敌人,为祖国为人民__________。
3、这三段中,详写了哪几段,为什么要详写。
四、扩展。
1、学生谈自己还知道哪些英雄故事,学习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2、结合实际,谈对战争的看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哑妇
- 妹妹的一技之长
- 我的妹妹
- 标标点点就是我
- 我的家庭
- "淑女"-我
- 我
- 我们班的“BOSS”
- “语无伦次”的老妈
- 原来我爱妈妈的唠叨
- 母爱如一杯浓浓的咖啡
- 我们班的BOSS
- 我的表弟
- 冬瓜王子
- 东郭先生和狐狸
- 试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
- 当代中国文化休闲街区规模发展的模式探索
- 浅析古希腊雕塑中的“真实的完美”
- 生成新词语“猛料”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 浅析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浅谈俄罗斯的的婚嫁习俗
- 解析居住空间中的配饰设计视觉动力要素
- 忽雷太极拳之研究
- 艾丽丝•默多克小说创作观的社会文化语境
- 发挥大学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 “以校取人”之风不可长
- 网络文学的社会文化价值
- 论社会文化和政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影响
- 谈论和谐文化建设对社会思潮的引导和价值
- 日语的暧昧表达与社会文化
- 《比尾巴》教学设计4
-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教学案例及反思
- 《比尾巴》教学设计6
-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教材简说
- 《比尾巴》教学设计1
- 《影子》教学实录及反思
- 《比尾巴》教学设计2
-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及评析
-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教学案例及评析
-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引出的话题
- 在活动中体验 在感悟中求知──《影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 《比尾巴》一课一练
- 《比尾巴》教学设计5
- 《比尾巴》教学案例
-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教学案例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