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和感受亲情的可贵,受到熏陶和感染。
2.领悟课文中一些重点语句语言运用的特色。
【课前准备】
学完《秋天的怀念》(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一文后,让学生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果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把诸如《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提供给学生。
【教学流程】
一、承上启下,直奔“亲情”。
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秋天的怀念》,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亲情的可贵,对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体会。出示一段赞颂亲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收集到的别人的文字,也可以教师自己撰写的:
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
让学生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读了以后,相信大家对这段文字,对亲情的可贵一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按主题组织编排课文是新教材的重要特点。出示类似的文字,既揭示了本组课文的共同主题,又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动情。)
二、阅读课文,感受“亲情”。
(一) 读题提问。读了题目,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
(这是对学生“阅读期待”的利用,凸现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
(二) 读文答问。
1.初读一遍课文,用几句话说说课文写一件什么事,说的话要求尽可能回答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
2.再读一遍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发言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了不起)
(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3.深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
(1) 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①“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答案可以有差异,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用抒情性的语言进行小结。
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个问题有较大的思维含量,可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以下的句子,你认为好吗?
“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读懂”既包括读懂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2) 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①“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②“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一起。”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4.再次齐读导入时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5.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他挖了8小时”至结尾。
三、迁移导行,抒写“亲情”。
教师小结。让学生课后写亲人关爱自己的一件或者几件事,歌颂亲情;也可以为自己的亲人做一件事,并把这件事写下来。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带到生活中去,为亲人做一件事,以情导行,把学文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红棉袄
- 母女
- 下雨天,真好
- 《爱的传递》
- 信念的力量
- 独享黑暗
- 说墙
- 沂市2009年中考满分作文附点评
- 墙的故事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我眼中的色彩》
- 坚强
- 成长回眸
- 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
- 有时,我也想流泪
- 医学院外事部人员工作总结
- 五(3)班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基本情况
- 萧王庙中心小学2006年六(3)班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2006年二(1)班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五(1)班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基本情况
- 四(1)班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以安全工作为主线
- 四(2)班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四(3)班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工作思路
- 一(1)班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200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基本情况
- 三(2)班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概况
- 二(三)班小学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萧王庙中心小学2004学年第一学期六(3)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三(1)班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挂职干部工作总结
- 小东江现状水质污染沿程变化分析及
- 土石方明挖监理实施细则
- 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方法初探
- 土石方明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水电站厂房西坡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
- 水工隧洞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
- 工程勘察项目的数理统计与指标取值
- 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法
- 水电站加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 膏状浆液灌浆——围堰防渗的新方法
- 水电站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阶段变更处理初探
- 深层搅拌法在泵站蓄水池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路基施工环保技术交底
- 《卖火柴的小女孩》范文习作
- 《卖火柴的小女孩》考点练兵(一)积累篇
- 《凡卡》重点字词意思
- 《卖火柴的小女孩》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考点练兵(二)阅读篇
- 《凡卡》整体阅读感知
- 《凡卡》重点问题探究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难点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
- 《凡卡》教学重点
- 《卖火柴的小女孩》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重点
- 《凡卡》教学目标
- 《卖火柴的小女孩》训练素材
- 《凡卡》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