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1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
一、教材说明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入课文时有修改。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本文的重点是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作者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先写它占地面积大,并通过争论榕树的多少,说明这株榕树是孤木成林,表现榕树之大;接着写近看榕树,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着重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儿鸟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
对小学生来说,本课的难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另一处是文中四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二、学习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教师应准备课文插图的放大图或实景录像带。
2?要加强朗读和背诵的指导。教学中,可以采取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例如,关于“真是一株大树”一句,学生读时习惯强调句中的“大”字,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一”株大树,而不是他认为的许多株,也不是有的朋友说的两株。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联系前文的句子,读好这句话,读出榕树的大。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朗读的感受,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读。难读的语句、段落,教师可适当范读,亦可用音乐、图像、语言等把学生带入文中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由蚂蚁想到……
-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 深夜里的那盏灯
- 珍贵的友情
- 四季之美
- 小草的秘密
- 西瓜虫
- 第一次当老师
- 新年愿望
- 我喜欢读书
- 湘江春意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我是一名小厨师
- 小猪开店
- 顽皮的妹妹
-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行审计监督分析
- 加强地方金融审计的思考
- 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提高施工企业效益-管理学论文
- 房地产销售的成本探讨-管理学论文
- 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管理学论文
- 正确认识经济转轨的社会成本问题-管理学论文
- 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混淆的危害-管理学论文
- 对金融审计的认识
- 降低油气开发成本的思考-管理学论文
- 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与金融审计
- 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
- 审计师与管理者博弈下的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
- 成本管理体系(CMS)模式简介-管理学论文
- 论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管理学论文
- 落实新审计准则 提高审计质量
- 《风筝》教学实录及反思
- 《风筝》课堂实录
- 《风筝》教学案例
-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 我们还应教会学生些什么──谈谈《羚羊木雕》的教学
- 《风筝》教学实录
-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 紧张严密的叙事中张扬科学幻想──读张之路科幻小说《极限幻觉》
- 抚摩失落的生命尊严──《风筝》教学实录
- 由《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反思“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羚羊木雕》侧视
- 摆脱精神的禁锢,呵护思维的灵动──《风筝》个性化教学案例
- 《风筝》教学漫谈
-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风筝》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