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2
《鸟的天堂》的语言
语言大师巴金的文章,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热情。《鸟的天堂》一文更是如此,语言上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
一、准确传神,生动形象
巴金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如果去掉“似乎”变成写实,就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 ”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 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节奏明快,情深意厚
《鸟的天堂》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自然流畅,琅琅上口。课文开头多用短句,简洁明快,令人渐入佳境。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情深意厚,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读时就给人以“应接 不暇”的感觉。作者又较多运用排比、复迭的句子,体现热闹欢腾的景象。
在感情上,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如在划船途中“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写景抒发内心的愉快。当没看到鸟后失望、迷惑“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明写想法暗写心情。当被大榕树生命力所倾倒和被群鸟的欢乐所感染时,直接抒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歌声真好听”前面的间接抒情对后面的直接抒情又给予衬托铺垫,使结尾的抒情显得异常强烈,震撼人心,结尾如豹尾般有力:“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欲扬先抑,气韵贯通
文贵曲忌直,本文围绕作者的思想变化,欲扬先抑。先写第一次看到是几株大榕树的错觉,先抑,后写真是一株大榕树,后扬;先写没有看到鸟的遗撼,又抑,后又突出写群鸟嬉戏的场面,再扬。证实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前后对比,波澜起伏,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全文读之自然流畅,诵之琅琅上口,归功于文章的气韵贯通,写动态的第一段,作者用两个表时间的名词“起初”“后来”,用两个写拍手的短句,连起了由静寂到有鸟,再到鸟开始飞起,最后到处是鸟,各具情态的整个场面变化过程。下面的一段,则体现了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的连通:由“眼睛应接不暇”的概写,到“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再到一只画眉鸟的细写,连贯流畅,紧凑而又有变化。
《鸟的天堂》一文,自然朴素而又细致周密,看似平常中,显示作者娴熟的技巧,奏响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变色龙(续写)
- 我们的社区
- 爱国,不只是豪情壮举
- 我是社区小主人
-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里
- 读《老人与海》有感
- 一处美景
- 脚踏一方土
- 《凡卡》续写
- 穿越时空的对话
- 脚踏大地
- 心声(续写)
-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 曙光社区居民文明公约
- 荷花淀派作品
- 以“反规划”理念设计城市生态基础建设
- 居住区绿化和树种选择
- 句容市新世纪广场设计
- 谈人行道绿化设计
- 打造水景观建设生态城市
-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调控研究
- 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宝轮寺塔
- 小区景观设计的未来
- 北方园林的自然特点
- 思考高层建筑阐释传统园林
- 桥梁景观的创作与思考
- 浅议城市广场照明设计
- 园林艺术的推陈出新
-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 景观草坪点缀草花的选择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感动是一种养分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字词意思
- 《自然之道》趣闻趣事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文学常识
- 《自然之道》作家及作品介绍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整体阅读感知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二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意思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梳理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问题探究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自然之道》写作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