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和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相呼应的重点课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应从情节入手。
情节是叙事性作品中人物生活、斗争的演变过程,它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一般地说,情节的开端就是事情的前因,情节的结局就是事情的后果。但就本课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周瑜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圈套作为陷害诸葛亮的口实就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它只不过是展开矛盾冲突的契机。周瑜为什么要跟诸葛亮过不去呢?很显然,诸葛亮因“挺有才干”而遭妒忌,这才是事情的真正起因,抓到了这点,才算抓到了问题的实质。
分清了前因是什么,后果是什么,不能说就分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还必须进一步理解前因与后果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周瑜嫉贤妒能开始的“因”,为什么会导致诸葛亮获胜的“果”呢?或者说,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呢?这就必须分析整个矛盾冲突的过程。
矛盾冲突一开始就激起了波澜。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问起“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时,诸葛亮说“用弓箭”。这正是周瑜所需要的答案,于是立即用造箭的“公事”相委托。诸葛亮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而且把期限由十天缩短到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真是一个投其所好,一个正中下怀。
接着,矛盾在这个悬念中继续发展。周瑜与鲁肃的对话泄露了限期造箭的目的,充分暴露了周瑜的妒忌之心。诸葛亮见到鲁肃,先用要求帮忙相激,然后提出向他私下借用船只和军士的要求。造箭不用竹子、翎毛、胶膝等物,借船只、军士干什么?期限一天天接近,到了第三天四更,才请鲁肃去江边取箭。诸葛亮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这又是一个悬念。但是,尽管悬念未释,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诸葛亮对周瑜的许诺决不是军中戏言,而是成竹在胸的。
诸葛亮料定三天之后必然“大雾漫天”,他深知曹操也不是无能之辈,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定不会“轻易出动”。“只用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是作为军事家的曹操必然要采用的“上策”。果然,当诸葛亮的草船“一字儿摆开”逼进曹军的水寨时,曹操调集水陆大军的“一万多个弓弩手”齐为射箭。这是全篇的高潮,前面的种种悬念到此全都释然。
“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因为有才干而遭妒忌,又因为有才干才击败了妒忌者的计谋。因此,从情节入手,揭示诸葛亮的才干,就不仅分清了前因后果,而且找到了联系前因与后果的桥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嘎子比一比
- 初夏的夜晚
- 我的妈妈
- 把微笑献给自己
- 鸭子
- 我们的周老师
- 神奇的鞋
- 一张照片
- 海绵受挤压的“委屈”
- 大象、金字塔和一分钱换一万块钱
- 给哥哥的一封信
- 我、妈妈、狗狗
- 我的数学老师
- 我读书我快乐
- 小猫
- 爱心捐款倡议书
- 无偿献血倡议书
- 大学辅导员“创先争优”承诺书
- 2011 年乡镇学校党支部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
- 教师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承诺
- 2011年小学党支部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
- 禁烟、控烟/控制吸烟倡议书
- 大学党员创先争优个人承诺书
- 车间党支部创先争优承诺书
- 创建绿色学校倡议书
- 中学党支部委员会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书
- 文明节俭过生日倡议书
- 大学生班级资助贫困生倡议书
- 创建节约型学校倡议书
- 农村创先争优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书
- 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初探(1)论文
- 保障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的构建(1)论文
- 我国仲裁制度的反思和完善来源(1)论文
- 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法律适用的实证分析(1)论文
- 毛泽东的党史建设思想论纲
- 论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
- 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以所有权制度为例(1)论文
- 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1)论文
- 对新疆中小城市开展政府营销的思考(1)
- 多元化调解的探索与实践(1)论文
-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 为什么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
- 全球治理、联合国改革与中国政治发展
- 划时代的指导思想跨世纪的行动指南—学习“三个代表”
- 简论“亚洲四小龙”
- 《白公鹅》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之1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
- 《尊严》教案1
- 《猫》教案2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
- 《白公鹅》教学设计2
- 《母鸡》教学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七月的天山》教案1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学习目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