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翻新时间:2023-08-04
《司马光》
苏教版第22课《司马光》,课文写的是司马光急中生智,举石砸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在教学中,我抓住“慌”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取得了牵一字而动全篇的教学效果。
一、“慌”中见险情
课文一开始就交代“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盛满了水”,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那么别的小朋友们都怎样了?学生们一个个也都紧张起来,异口同声地回答: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接着我又问:别的小朋友为什么都慌了?学生们不难理解,是因为缸里的水会把那个小朋友淹死的。至此,学生们已经明白:险情发生了。
二、“慌”中树形象
险情发生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这时,我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读边思考:别的小朋友“慌”成了什么样子了?学生回答: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还有的……至此,学生凭借这一具体的语言环境,比较深切地理解了“慌”字的意思。之后,我又让学生边看图边细读课文的第5小节,接着问:别的小朋友都慌了,那么司马光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们大声回答:司马光没有慌,紧接我又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他想出了什么办法?至此,司马光在险情面前沉着善于动脑的形象,就显现了。
三、“慌”中悟中心。
在学生们已经大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问:别的小朋友在险情面前都慌了,而司马光没有慌,他在想办法,并且想到了用石头砸缸的办法,那时候只有这个办法才能救那个小朋友,是不是这样呢?这时,学生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跑去找大人来不及了;有的说,把水倒出来可以救人;有的说:缸大,他们力气小,水倒不掉。至此,同学们明白了,此时最好的办法,只有用石头砸缸,缸破水流,人才能得救。同时也进一步知道了,司马光遇事不慌,善于动脑,是个勇敢、聪明的孩子,从而领会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love piano love mother
- 奇妙的"牛吃草"
- 成长-快乐-和谐
- 与老外的一次对话
- 鱼化石
- 擦鞋
- 可怕的“电老虎”
- 乡村
- 建春门浮桥
- 写给父母的话
- the four seasonsI all like.(我爱四季)
- 污染对人的危害
- 童年趣事
- 争当合格小公民
- 童年趣事
- 试论市场营销专业“全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 食品包装设计中黑白模式的运用
-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
- 市场经济下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1)
- 试论我国遗嘱继承法律制度的完善(1)论文
- 浅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 谈企业品牌竞争的路径选择(1)
- 在升腾与坠落之间
- 中国政治学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 微型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1)
-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学的形象本质
- 浅谈角色定位教学模式在《销售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 论毛泽东对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 飘零与复归:现代人的精神之旅
-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 《灯光》教案设计
- 《她是我的朋友》
- 《观潮》第一课时
- 《火烧云》教学片段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太阳》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
- 《翠鸟》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