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翻新时间:2023-08-04
《司马光》
苏教版第22课《司马光》,课文写的是司马光急中生智,举石砸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在教学中,我抓住“慌”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取得了牵一字而动全篇的教学效果。
一、“慌”中见险情
课文一开始就交代“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盛满了水”,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那么别的小朋友们都怎样了?学生们一个个也都紧张起来,异口同声地回答: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接着我又问:别的小朋友为什么都慌了?学生们不难理解,是因为缸里的水会把那个小朋友淹死的。至此,学生们已经明白:险情发生了。
二、“慌”中树形象
险情发生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这时,我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读边思考:别的小朋友“慌”成了什么样子了?学生回答: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还有的……至此,学生凭借这一具体的语言环境,比较深切地理解了“慌”字的意思。之后,我又让学生边看图边细读课文的第5小节,接着问:别的小朋友都慌了,那么司马光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们大声回答:司马光没有慌,紧接我又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他想出了什么办法?至此,司马光在险情面前沉着善于动脑的形象,就显现了。
三、“慌”中悟中心。
在学生们已经大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问:别的小朋友在险情面前都慌了,而司马光没有慌,他在想办法,并且想到了用石头砸缸的办法,那时候只有这个办法才能救那个小朋友,是不是这样呢?这时,学生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跑去找大人来不及了;有的说,把水倒出来可以救人;有的说:缸大,他们力气小,水倒不掉。至此,同学们明白了,此时最好的办法,只有用石头砸缸,缸破水流,人才能得救。同时也进一步知道了,司马光遇事不慌,善于动脑,是个勇敢、聪明的孩子,从而领会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同学们笔下的未来世界
- 我是微风
- 东游记
- 二十二世纪的汽车
- 绿色天使的一天
- 拯救太阳
- 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 恐龙复活
- 假如我是市长
- 假如我是“哆啦A梦”
- 我愿我是……
- 奇妙的学校
- 奇特的梦
- 我和星星通电话
- 星球狙击战
- 《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教学建议
- 论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 关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 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鲜活
- 关于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疑虑与对策
- 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
-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
- 试析我国中小学实施聘任制改革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 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有效途径
- 重点大学共建合并对招生有多大影响
- 追求“意料”和“意外”的生成
- 学习方法讲座(四)
- 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 论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
- 干事业争创佳绩爱学生尽职尽责
- 《少年闰土》章法结构
- 《少年闰土》重难点精析
- 《少年闰土》中心思想
- 《少年闰土》相关链接
- 《少年闰土》课文内容分析
- 《少年闰土》写作特点
- 自主阅读 感受形象──《少年闰土》教学片断
- 《少年闰土》学点聚焦
- 教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少年闰土》教学谈
- 在课堂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及反思
- 《少年闰土》教学片断
- 《少年闰土》教学杂谈
- 《少年闰土》句段学习指导
- 《少年闰土》分段段意
- 《少年闰土》写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