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学会看病》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1)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1)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2)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2)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3.延伸课外: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附另一版本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遇到注音的字多读几遍。
2.开火车检查注音的生词。
3.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想一想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
研读探究,体会母爱
1.全班讨论。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母亲怎样的感情,读一读这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其主要为:(1)鼓起勇气,劝说儿子独自看病,有意让儿子锻炼;(2)仁慈的母爱是她心软;(3)后悔;(4)看着儿子学会看病,勇气再起。
2.小组合作,互相读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或自然段。
3.全班赛读。小组代表将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互相比一比,评一评。
角色朗读,感受母爱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倾诉体会,升华情感
1.说说读后的体会。读了课文,请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1)文中的母亲;(2)文中的儿子;(3)自己的父母;(4)自己的同学或小伙伴等。
2.写一写。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体会,用最简洁的话写下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或中队园地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功夫"老妈
- 给爷爷的一封信
- 妈妈的"千里眼"
- 前传第三章初涉魔法(上)
- 如歌如诗
- 福娃俱乐部
- Teacher也“疯狂”
- 破解老妈的性格密码
- 我的奶奶
- 重阳节里的暖流
- 烧饼PK批萨
- 前传第三章初涉魔法(下)
- "数学"爸爸
- 爱唠叨的妈妈
- 我的“每天三问”
- 论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 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 论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与贡献
-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基础
- 分析秦汉官僚政治与儒家思想关系
- 哲学思维在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 哲学家与动画视觉审美的作用
- 关于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实践
- 分析公共领域理论范式的学术独立性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 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探索
-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 哲学思想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七颗钻石》《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童趣》教案设计
- 《绿色蝈蝈》教案
-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 《人生寓言》教案设计
- 《我的信念》教案
- 山中访友
- 济南的冬天
-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
- 羚羊木雕
- 《与马共舞》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中心稿)
- 《散步》教案
- 《春》教案
- 月亮上的足迹
- 《短文两篇》教案——《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