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0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2.使学生理解课文写了威尼斯小艇哪些方面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4.欣赏异国风光,领略异国风情。
教学重点:
1.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它和这座水上城市的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威尼斯夜晚的景色与小艇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去搜集有关威尼斯和威尼斯小艇的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3.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情导入,初知课文。
教师:在意大利有这样一座城市,凡是到过的人都会被它独特的风土人情所吸引,你们愿意去看看吗?
(播放威尼斯风景的课件,教师简介威尼斯)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401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横跨在117条河道上,连接着118座小岛,又称为“水城”、“桥城”、“百岛城”。
2教师:刚才游览了威尼斯,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说说你对威尼斯还有那些了解,把查找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我们一起来感受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吐温的语言魅力,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那几方面的内容?各处现在课文中那段?
二.研读课文,落实个知识点。
1.读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教师:威尼斯的小艇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出示句子比较体会修辞方法)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坐在这样的小艇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齐读三段,体会和第二段之间的关系并归纳段意。
过度:坐在既美观、独特,又舒服的小艇里去游览威尼斯的风光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呀!但要实现这些可不能忘了船夫,驾驶技术又怎样呢?
4.师生合作读第四段
(1)问:老师和你们读的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2)想:此时此刻,你就在威尼斯,在小艇旁边,面对船夫,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船夫又最想说什么呢?
5.不仅使游客们离不了,当地的居民更离不开小艇。指名读5、6段
(出示课件)在威尼斯商人(),妇女,儿童(),老人上教堂(),看完戏的人们(),都()小艇。
可见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第一段中所说(齐读第一段)
6.(1)白天的威尼斯充满生机活力,夜晚的威尼斯更是迷人。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让学生充分地说,感受威尼斯夜景的美丽。
(2)思考:写威尼斯夜晚的美景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呢?
(3)引导学生重点讨论。
(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小艇行驶--喧闹,停泊--静寂
(5)教师小结:大家看,威尼斯的小艇一行驶,城市就--(齐答:喧闹);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齐答:静寂),一动一静,写得多好啊,充分衬托出了小艇与威尼斯城的关系--(密切),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6)再次朗读这一段,体会威尼斯城月夜的美景。
三.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1)教师:你们喜欢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的这篇文章吗?那么我们再来有感情地精读这篇课文。(再次播放课件)
(2)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来谈谈朗读课文后的感受。
(3)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说明你们真正学懂了课文。的确,美的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的地方何止一个威尼斯呢!意大利有个威尼斯,我们中国也有个威尼斯,那就是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收集资料
四.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查找“东方的威尼斯”----苏州的资料
3.老师推荐书目:<<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板书设计:
重要的交通工具
样子奇特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驶--喧闹
作用大
停泊--静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找春天
- 春天的校园
- 剪发
- 清晨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小食店
- 一堂难忘的课
- 敦煌----------旅行者的天堂
- 痘痘毁容记
- 小乌龟
- 我的童年
- 一次有趣地拍摄
- 穿鞋带
- 那一刻,我傻了
- 猜灯谜
- 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与治理
- 再谈《聂隐娘》之跨界的双重
- 你不该取悦任何人
- 把心活舒服了
- 银幕掀起怀旧风复古能否当饭吃
- 曹保平这个人
- 高职学生养成教育调查报告
- 你在床上会说话吗
- 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 我国出版产业对外版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煤炭的国际竞争之路
- 人总得藐视点什么
- 新能源产业融资困境及应对
- 天津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再谈《聂隐娘》之分歧的背后
- “研读”教学模式:《小抄写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26放弃射门》教学设计
- 葛洲坝工地夜景(第二课时)
- 积累运用一
- 再见了,亲人
- 亲人
- 三峡之秋
- 《鲸》第二课时教学评析
- 另辟蹊径,营造竞争合作的学习氛围——《放弃射门》说课稿
- 《草原》教学设计
- 理想的风筝(第十册)
- 人教版第十册习作训练一:----作文训练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
- 少年闰土
- 黄河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