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童年的发现》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缕芳吁耍训斥脾罕藤愈凌秉飕撩梳
衰绢侨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语速稍快,应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2)发言。
(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驱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师的处罚吗?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三.作业
熟读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在乡村
- 未来的我
- 乡村生活(2)
- 我喜爱的一本书(1)
- 乡村景色(1)
- 家乡的水蜜桃
- 我的哥哥
- 我最敬佩的朋友
- 十年后的今天
- 学校门口的发现
- 乡村四季
- 我的同桌
- 我喜爱的一本书(3)
- 我的邻居武大妈
- 草莓果
-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支票的托收手续
-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