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4
《将相和》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吃萝卜
- 秋天的云台山
- 菊花节开幕式
- 五官“罢工”
- 我坐在妈妈的身后……
- 青蛙放生记
- 她的坚强让我敬佩
- 生命在于运动
- 长大做什么
- 我给车子美容
- 我来到了未来世界
- 难忘的一次跑步比赛
- 风雨无阻
- 整嫂记
- 精彩的的开幕式
- 试析德育内稳态理论建构及其价值
- 浅析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 浅谈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继续坚守师范性教育的思考
- 试析民办普通高校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试析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困境及人文转向
- 简论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初探
- 简论成人教育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分离的探析
- 论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 试析生命关怀视阈下残疾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究
- 试析情景认知理论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
- 浅析“90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探讨
- 试析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
- 浅谈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 试析生态主义文化观与大学外语教学
- 试析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习题精选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同步达纲练习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同步达纲练习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