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7
《司马光》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3.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3.分别抄有第四、五两段课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学习生字
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笔顺。学生完整地读课题。
二、过渡激趣,整体感知
1.司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写在课本里让我们大家学习呢?
2.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姿势、听读习惯的培养,特别要学生注意看清课文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3.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长句子。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留心听,听后互相评议。
三、突出重点,教学课文
1.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很远了,课文第一段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示?学习古时候”读准“时”。
2.有一回,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突然,发生了一件很危险的事,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二到六段。要求:仔细读课文,画出讲司马光表现的词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交流讨论。
(1)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谁来读二、三两段课文?其他人注意听有没有读出危险的感觉。
(2)别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进小缸,他们怎么样了?先指名回答,再读有关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都、慌、吓、哭、喊”,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吓、哭、都”的字形。
(3)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强调出司马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评议,练习朗读。
(4)结果怎样?
这里采用师生对读方式怎样?朗读最后一段。
4.司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时,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学习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写法与“子”不同,最后一笔是“提”。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学生可能想出以下办法:①把小朋友拽出来;②在缸里,拉他出来;3把缸推倒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爱动脑筋,然后将方法进行比较:大家想的办法基本是让人离开水,但在当时情况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来不及,司马光能及时想到用大石头砸破缸,使水流出,让水离开人。这个方法巧妙而实用,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二、巩固生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2.自己描生字,记字形,相互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候:不要漏写第三笔“竖”。
孩:第三笔是“提”,右边要写紧凑。
都:指导双耳旁的写法,第一笔“横撇弯钩”,不要误写成2笔。
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三、课后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
先读读“块、快”,引导学生发现它们读音相同,右边字形相同,左边偏旁不同。了解“块”常指“土块、石块”,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时间短,也有“快要、将要”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3.补充练习。
妈妈()下班了。
这辆汽车开得真()呀!
我有一()橡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诚实可贵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读后感
- 发明,如此妙趣横生
- 《野菊花》读后感
- 鞠躬尽瘁无私奉献——读《一夜的工作》有感
- 读《爱的教育》有感
- 读《美丽的清贫》
- 读《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后感
- 观电影《董存瑞》有感
- 穷人
- 读《八女投江》有感
- 读《一步改变一生》有感
-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___观"超级女声"有感
- 基于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
- 试论当代中国教育危机问题
- 退休返聘带来的法律思考
- 预防腐败的路径研究
- 探析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信任因素
- 戏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
- 浅谈初中生词汇策略运用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利益冲突法律规范之现状和建议
- “教学做”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 司法警察职权的比较考察研究
- 人善论下的行政法
- 服装设计大赛引领服装工作室教学改革
-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高效因素研究
- 普通高校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的研究
- 游客权益的保护:问题与出路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相关知识
- 《卖火柴的小女孩》练习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相关知识
- 《卖火柴的小女孩》问题探讨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问题探讨
- 《卖火柴的小女孩》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