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7
《司马光》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3.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3.分别抄有第四、五两段课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学习生字
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笔顺。学生完整地读课题。
二、过渡激趣,整体感知
1.司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写在课本里让我们大家学习呢?
2.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姿势、听读习惯的培养,特别要学生注意看清课文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3.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长句子。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留心听,听后互相评议。
三、突出重点,教学课文
1.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很远了,课文第一段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示?学习古时候”读准“时”。
2.有一回,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突然,发生了一件很危险的事,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二到六段。要求:仔细读课文,画出讲司马光表现的词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交流讨论。
(1)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谁来读二、三两段课文?其他人注意听有没有读出危险的感觉。
(2)别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进小缸,他们怎么样了?先指名回答,再读有关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都、慌、吓、哭、喊”,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吓、哭、都”的字形。
(3)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强调出司马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评议,练习朗读。
(4)结果怎样?
这里采用师生对读方式怎样?朗读最后一段。
4.司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时,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学习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写法与“子”不同,最后一笔是“提”。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学生可能想出以下办法:①把小朋友拽出来;②在缸里,拉他出来;3把缸推倒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爱动脑筋,然后将方法进行比较:大家想的办法基本是让人离开水,但在当时情况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来不及,司马光能及时想到用大石头砸破缸,使水流出,让水离开人。这个方法巧妙而实用,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二、巩固生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2.自己描生字,记字形,相互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候:不要漏写第三笔“竖”。
孩:第三笔是“提”,右边要写紧凑。
都:指导双耳旁的写法,第一笔“横撇弯钩”,不要误写成2笔。
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三、课后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
先读读“块、快”,引导学生发现它们读音相同,右边字形相同,左边偏旁不同。了解“块”常指“土块、石块”,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时间短,也有“快要、将要”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3.补充练习。
妈妈()下班了。
这辆汽车开得真()呀!
我有一()橡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
- 做果汁
- 小花兰兰和小草绿绿
- 小猫可可失踪记
- 观看打乒乓球
- 一件有趣的事
- 我有一个好伙伴
- 有趣的游戏
- 我心中的好老师
- 可爱的小鸡
- 美丽的太行山
- 懂事的好孩子
- 辣椒
- 夸家乡
- 快乐的夏天
- 业务员辞职信
- 深造离职申请书
- 委婉的辞职信
- 辞职信怎么写
- 2012年最新标准辞职信
- 学校教师辞职信
- 简单的英文辞职信5篇
- 经典辞职信
- 史上最牛的辞职信
- 搞笑辞职信
- 文言文辞职信2篇
- 英文辞职信辞职书
- 辞职信英文版2篇
- 学生会辞职信
- 搞笑辞职信经典语录
- 民事审级制度之研究(1)论文
-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美术
- 刍议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1)论文
- 研究国外政党建设 反思我国政党制度
- 艺术与现实的美学
- 情势变更制度之确立与处理非典型肺炎疫情案件(1)论文
- 对我国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关于改革选举制度的思考
- 构建干部工作落实“四权”的民主机制研究
- 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
- 未成年子女作为探望权主体之伦理考察(1)论文
-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1)论文
- 中国适当生活水准权制度反思(1)论文
- 浅述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政治社会学的观察与分析路径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荷叶圆圆》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要下雨了》教案
- 《兰兰过桥》教案
- 《看电视》教案
- 《司马光》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两只鸟蛋》教案
- 《称象》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王二小》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