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
翻新时间:2015-12-12
《最后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最后一分钟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客人”金鱼
- 读《顶碗少年》有感
- 笑
- 网络“双刃剑”
- 第一次坐飞机
- 姥爷的眼睛
- “知道”和“不知道”
-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
- 东山岛游记
- 未来的汽车
- 长臂白颊猿
- 妈妈发火了
- 礼仪影响一生
- 感谢
- 鹤山
- 关于和谐社会构建中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考与完善_刑法论文(1)
- 谈确认案件与赔偿案件司法统计的分类填报行政法论文(1)
- 沉默权之与刑事诉讼研究_刑法论文(1)
- 从有害正义到无害正义
- 民警因公伤亡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行政法论文(1)
- 论刑事案件中证人及证人出庭作证问题_刑法论文(1)
- 关于刑事赔偿问题的几点看法_刑法论文(1)
- “合案审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行政法论文(1)
- 试论贪污罪_刑法论文(1)
- 浅谈法律中的刑讯逼供_刑法论文(1)
-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思考_刑法论文(1)
- 论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济制度_刑法论文(1)
- 刑事责任年龄界定_刑法论文(1)
- 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_刑法论文(1)
- 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之我见/王培荫行政法论文(1)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之一
- 《怀念母亲》相关资料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之二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之三
- 《鸟的天堂》教案
- 《凡卡》教案
- 《索溪峪的“野”》教案
-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之二
-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之一
- 《童年的发现》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之二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之三
- 《一夜的工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