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8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2、知识目标: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3、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青藏铁路的相关资料

学具准备:有关拉萨地形、气候等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四、直击重点,自学探究

五、想象情境,领悟内涵

六、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

七、板书

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

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揭题,读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设计意图:本文无情节、趣味性弱。从拉萨入手破题,一是为了化繁为简,由易到难,二是为了学生了解拉萨概况,知道修建青藏铁路的目的。)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设计意图:课内阅读课文就是要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在精读课文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提示作为编者写在教材前的话,有提示全文,引领阅读的作用。应重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读,会读。)

1.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2.整体感悟: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文最重要?(第二问)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过渡:是啊,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

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研读“困难1”

(1)了解困难:“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

(2)体验困难: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

②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3)克服困难:

①体验情感: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②补充资料,深化认识:课件《生命禁区的早晨》。

(4)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2.研读“困难2”

(1)了解困难;“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2)体验困难:把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联系实际或结合资料进行想象。

(3)克服困难:

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

4)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师:天气恶劣,繁重危险,多么特别,多么凶险的施工!当我们体会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呢?

师:所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拓展资源:青藏铁路工程足以让世界震惊。老师从网上获得了一些资料(大屏幕出示,老师讲述《建设者的“苦”“笑”“酷”》)

师: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联系生活,激发豪情:这就是壮丽的青春,这是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们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谱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通车,(大屏幕出示中国铁路交通图,红线标出青藏铁路走向。指名介绍)

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遇到的困难:

海拔高线路长

天气恶劣极度缺氧

指名谈拉萨印象。

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互相讲给同学听。

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读第8.9自然段)

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生动笔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须鲸的自述
爱国,需要实干家
猴馆
小猴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妈妈,谢谢你
爱国赤心,肝胆相照
我和猴子
须鲸的自述
流星雨遐想
猩猩的悲剧
走四方,品小吃
大猩猩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010—2011年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2012年新学期班级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超市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2012年上半年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初三化学组教学工作计划
2012年下半年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学校工作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提高教育质量行动教学工作计划
2012年度第二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村民委员会与镇(乡)政府:从附属型向合作型转变
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
乡土社会民间纠纷解决与秩序格局——一个法社会学的视野
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确保乡镇政权的存在
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原因及整治对策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真心拥护农村改革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
发展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重要性及其实践
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庞东调查及其思考
免、减、补当前对农民更迫切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
村民自治与农村土地问题
《蓝色的树叶》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蓝色的树叶》要点指路
《蓝色的树叶》词语解释
《蓝色的树叶》词语辨析
《蓝色的树叶》课文导读
《称赞》教学杂谈
《蓝色的树叶》学习要点
《蓝色的树叶》素质教育新学案
《蓝色的树叶》课文导学
《蓝色的树叶》近义词反义词
《蓝色的树叶》探究活动
《蓝色的树叶》层次结构
《称赞》教后随感
《蓝色的树叶》辅导提示
《称赞》教学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