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7.交流学习情况。
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3)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分层
(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的意思。
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笑
- 妈妈发火了
- 第一次坐飞机
- 鹤山
-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
- 读《顶碗少年》有感
- 网络“双刃剑”
- 礼仪影响一生
- 长臂白颊猿
- 姥爷的眼睛
- “小客人”金鱼
- 感谢
- 东山岛游记
- “知道”和“不知道”
- 未来的汽车
- 克隆人研究是人类的危险之途
- 浅析我国刑法中的单位受贿罪_刑法论文(1)
- 对依法治教有关法律问题的思考/郭玉春行政法论文(1)
- 法德并举、文明治村
- 当前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_刑法论文(1)
- 论行政诉讼被告的范围行政法论文(1)
- 海信财务管砹酱蟆胺ūΑ?行政法论文(1)
- 论刑事诉讼主体_刑法论文(1)
- 死刑存废之思考_刑法论文(1)
- 死刑存废问题之我见_刑法论文(1)
- 浅议刑事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_刑法论文(1)
- 现代女性犯罪剖析及预防控制_刑法论文(1)
- 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疗诉讼/李洪奇行政法论文(1)
- 论溢油鉴定在海事行政执法中的法律适用行政法论文(1)
- 戒严法概念研究行政法论文(1)
-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之二
- 《怀念母亲》相关资料
- 《童年的发现》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
- 《索溪峪的“野”》教案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之一
- 《一夜的工作》教案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之二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之三
- 《凡卡》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之一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之三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