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6
《司马光》教案一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刘彦鹏
- 一次有趣的实验
- 神秘的画
- 刺激的游戏——击鼓传花
- 路灯下的故事
- 记一次跳绳比赛
- 修路
- 第一次炒菜
- 我去新华书店
- 擦楼梯
- 春天的美景
- 小明智斗三神
- 壁虎日记
- 太阳系行星会——神州杯
- 心中乐园
- 浅议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
- 浅谈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的研究
- 浅议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
-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与教材建设的思考
- 浅谈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搞好初中英语教学
- 浅议高职英语测试中信度与效度的平衡
- 浅谈创新型高职英语教育模式的初步探讨
- 浅谈多媒体设备在法律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使用
- 试论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 浅析学习动机与高职英语教学
- 试论高职英语翻译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与国学传播教育结合之模式探讨
- 试论情感因素与高职英语教学
- 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 荒岛余生
- 七年级语文上《21风筝》
- 七年级语文上《25_世说新语_两则》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2
- 七年级语文上《24诗两首》
- 七年级语文上 7短文两篇
- 华南虎2
- 黄河颂
- 七年级语文上《23散步》
- 伤仲永
- 七年级语文上《26皇帝的新装》
- 七年级语文上15古代诗歌五首
- 黄河颂2
- 木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