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0
《乌鸦喝水》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
教学难点:朗读指导、训练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用具,装少许水的小口瓶子,碎石子
教师:乌鸦头饰、动画视屏(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课的生字呀?(乌鸦喝水),那是只什么样的小乌鸦?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只小乌鸦好不好?(板书课题)
2、识字。
师:看那只小乌鸦又向我们飞来了。(课件展示))
它带来了生字宝宝,想问一问可爱的小朋友还认识吗?
生:读字,扩词(多种方法识记)
二、阅读感悟
1、同学们把生字学得这么好,这节课一定也学得不错,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朗读课文,把那只小乌鸦的聪明劲读出来。
2、欣赏(课件,一名教师读课文)
3、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1)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说给同桌你的想法,指名汇报,师生评议,师板书)谁能想一想小乌鸦“到处找水喝”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神态?(思考、讨论)
用怎样语调才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呢?(练读、汇报、评议)
“到处”语气稍重,语速稍慢。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时又是怎样心情?
怎么读?(惊喜)
“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怎么办呢?”重点读出“办”(拉长、重读)
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练读——指名读——评议
(2)朗读第二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为什么乌鸦一看到许多小石子就想到办法了呢?
(3)学习第三自然段,它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实验:看课件,学小乌鸦的样子,怎么放小石子?发现了什么?
练习用“渐渐”来说话(先换词,再说话)
小乌鸦多么想快点喝到水呀!为什么还一个一个地放呢?
三、回归全文
这只小乌鸦这么可爱,你能用一句话夸夸它吗?
那么我们用刚才学的方法,把这篇课文练习朗读一下好吗?
四、指导背诵
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练习,一边背一边加些动作)
学生汇报,师生评议。
五、鼓励评语,结束全课
如果当时瓶子旁边没有许多小石子,小乌鸦还可以怎么做也能喝到水呢?
附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找水喝
↓
喝不着
↓
想办法
↓
喝着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教训
- “愁”
- 告别思念
- 送伞
- 一次有趣的班级活动
- 一堂紧张的班会课
- 祖国在我心中
- 假如我是妈妈
- 祖国在我心中
- 我家的小狗灰灰
- 《穷人》续写
- 我渴望地球上没有污染
- 致汶川灾区同学们的一封信
- 小区的花坛
- 初夏的早晨
- 浅析周杰伦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之美
- 在美术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刑法论文(1)
- 诵读经典美文 传承传统文化
- 破产犯罪之立法研究刑法论文(1)
- 关于美术学专业生传统文化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美术传统文化的传承
- 数字动画创作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
- 数学美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及其教育价值
-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刑法论文(1)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也谈刑罚目的刑法论文(1)
- 合同诈骗罪及其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1)
- 从电影《2012》看美国传统价值观及文化
- 略论计算机网络犯罪刑法论文(1)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2
- 《梅花魂》教学设计1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3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1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
- 《梅花魂》教学设计2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2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3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
- 《少年闰土》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