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4
《白杨》教学设计二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短小精悍,寓意深刻。一个设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非常巧妙地告诉我们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三句话,话中有话,含义深刻,那么怎样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突破教学的难点呢?
一、初读,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教学伊始,我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三句话,用“。”画出重点词语。学生读后,画出直、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接着我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白杨树的特点:
(1)直;(2)适应性强;(3)不怕困难。
二、细读,体会白杨树的精神
在学生初步感知白杨树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再细细体味三句话中的每个字每个词,设计一些练习,让他们体会白杨树的顽强和奉献精神。
1、比一比,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a)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b) 白杨树很直
2、把句子补充完整,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你读出了白杨什么精神
( ) ( )
a) ( )需要白杨,白杨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 ( )
b) 当风沙狂吼着袭来时,白杨( ).
当雨雪冰冷地落下时,白杨( ).
当干旱煎熬着大地时,白杨( ).
c) 你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学生在这样的细读练习后,深深地体会到白杨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喻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读,借下文体会白杨的表白
在体会到白杨树的高尚品质后,我巧妙引读15小节,过渡到16、17小节,默读后让学生说说,从这几个小节,你们读出了什么?
a) 爸爸在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
b) 孩子们暂时还不懂爸爸所表白的。
接着,让学生填空后自己在16小节中找问题。孩子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不知道( ),孩子们只知道爸爸这次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再念中学,不知道( ),孩子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不知道( )。
填空后总结成两个问题:
a) 孩子们不知道新疆那么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
b)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
然后让同学再读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从这里找答案。学生读后,找出答案:爸爸就象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象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
四、诵读,引起学生共鸣
语文教学,教师要善于借文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起情感共鸣,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啊、三句话,既写了物的品质又赞了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最后我就借诵读启发学生:同学们,这短短的三句话,更包含着爸爸--一个边疆建设者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精神。还包含着他对他的孩子,包括我们的无限希望。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自己的回答化为最深情的语言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外星人国
- 魔幻世界
- 泡泡国的忠诚骑士
- 我教奶奶发短信
- 假如
- 黄梨和苹果
-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 遨游太空
- 我的文章发表了
- 美丽的梧桐树
- 我的爸爸
- 参观牛津大学
- 花港观鱼
- 国庆七天乐
- 奥数也疯狂
- 试论本科水平职教师资培养方案的开发
- “第三者”的媒介形象分析
-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 谈档案管理工作在新环境下的创新
- 把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
- 心理素质因素对羽毛球运动员训练的影响
- 2013―2014学年大学生兼职现状及问题调查
- 浅谈初中地理在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金融创新和金融危机的关系探析
- 带班员在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自由”之花朵朵开
- 从陶诗中读懂陶渊明
- 互联网技术改变金融业
- 系统管理学视域下对高校班级建设的思考
-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9再见了,亲人1
- 21一件运动衫
- 4迷人的张家界
- : 22、鲸
- 26可爱的草塘
- 夕照1
- 积累运用一2
- 秋天的怀念
- 积累运用三1
- 9再见了,亲人2
- 25珍珠鸟
- 24、海豚救人
- 积累运用七1
- 古诗两首
- 夕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