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白杨》讲读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生字新词;会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理;教育学生服从祖国需要,勇于战胜困难。
3.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是怎样表白自己的心情的。
【教学难点】
1.爸爸介绍白杨一段话的含义。
2.人与树的联系。
【课前准备】
1.教具:幻灯片两张。(或一块小黑板,一幅教学挂图)
2.布置预习:
①运用工具书,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大戈壁,戈壁滩”两个词;理解“茫茫”、“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卫士”、“出神”等词语。)
②分段。找出疑难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步骤】
一、解题。
二、简介作者和背景。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整体了解)
四、检查预习情况。
五、学生质疑,释疑。
六、布置作业(带着学生质疑的问题自学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爸爸献身祖国、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崇高品德。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交待学习目的。
1.课文仅仅是在向我们介绍白杨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2.爸爸是怎样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情的?(内容)表白了爸爸一颗什么样的心?(中心)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表白爸爸的心情的?(写法)
(二)分段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写法。
1.指导阅读步骤,学习阅读方法;理解第一段内容。
(1)指名读第一段,边听边思考:这段写了什么?
(2)带着问题默读第一段。
(3)学生按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
理解白杨树的形象,抓住“高大挺秀”这个词;
写法:运用大戈壁衬托白杨;运用设问句引出白杨。
(4)讨论:为什么这么写?(结合这段内容和直观形象的幻灯片来理解。)
(5)总结学习方法。
2.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按照思考题的顺序,轻声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这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层进行阅读)
(2)指名读第一层,重点理解:“卫士”、“出神”在句中的意思。
(3)读第二层,讨论:爸爸是从几个方面介绍白杨树的?
(4)进一步理解:爸爸是怎样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情的?
白杨:哪儿需要,哪儿生根,不管风沙雨雪干旱洪水(坚强)。
爸爸:边疆需要,扎根边疆,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坚强)。
(5)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话。
(6)体会爸爸思想感情的变化。(抓住“消失”和“严肃”。)
(7)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思想感情。
3.练习运用阅读方法,自学理解第三段内容。
(1)练习用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段课文。
(2)学生议论学习体会。教师点拨,弄懂重点语句的含义。
4.运用阅读方法,独立自学理解第四段内容。特别注意“微笑”一词,以深入理解爸爸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总结(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湿地公园
- 我要“变!变!变!”
- 快乐雨
- 我爱养金鱼
- 成长纪事
- 秋 游
- 今日大龙湖
- 美丽的恐龙公园
- 给老师的一封信
- 让人行走如飞的鞋
- 30年前的二连
- 转变班风
- 采蘑菇的学问
- 我想变成一朵云
- 观察小蚂蚁
- 试论关于音乐教育德育化在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学中的思考
- 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部审计研究
- 档案利用数据统计与实际效益-档案管理论文(1)
- 浅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生态政治建设(1)论文
- 试析中职学生进行网络化思想教育探析
- 指标导向审计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 由儒家思想看如何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谈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模式-公共政策论文
-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 电子电拖电子技能实训探析
- 论档案鉴定标准中的保管费用因素-档案管理论文(1)
- 试论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推行“三.三.三”审计模式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 内部审计外部化适用性研究
- 《触摸春天》教学起由及教学思路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练笔案例
-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有感
-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 《刷子李》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
- 《桥》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