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七律·长征》教案
学习目标:
1、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体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重点:
1、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2、体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背诵默写这首诗。
难点:背诵默写这首诗。
课时安排:1课时
过程:
1、导入出示目标:(投影)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长征的意义:“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七律长征》就是记叙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毛泽东曾在排以上的干部会上,朗诵了这首诗,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指战员把长征进行到底,迎接抗日战争革命高潮到来的信心和决心。
2、了解常识: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作品简介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3、写作背景
巧渡金沙江敌人估计我军必定要强渡金沙江,于是就在几百里长的金沙江沿岸布置重兵。控制了所有的大小渡口。我军派一个师在龙街架桥佯攻,引诱一切“追剿”军队都向这里靠近。我主力部队则在绞车渡歼灭守敌,用六只木船胜利完成了渡江任务。这是红军战士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结果。
飞夺泸定桥大渡河的泸定桥只剩下铁索,桥东泸定城里有几个团的敌人,山坡上修筑了严密的工事,用机关枪、追击跑封锁着桥头。红军选了二十二米名英雄组成突击队,下午四点,冲锋号响了,在震天动地的枪炮声中,突击队员冒着弹雨,攀着铁索,冲杀过去。敌人放起冲天大火,把桥头的城门封住。勇士们奋不顾身,从火海中冲进城内。大队人马随即开过泸定桥,激战两小时,消灭敌人两个团。
4、加点字注音,(要求:2分钟内,独立完成)
逶迤磅礴云崖铁索岷山尽开颜。
5、词语释义:
等闲:平常、寻常。
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地翻腾。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崖,山石陡立的侧面。
颜:脸,脸上的表情。
6、自主读这首诗。(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读懂并写出诗的大意。不懂之处画?号。10分钟完成)
7、这首诗的大意是: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②万水千山只等闲。
③五岭逶迤腾细浪,④乌蒙磅礴走泥丸。
⑤金沙水拍云崖暖,⑥大渡桥横铁索寒。
⑦更喜岷山千里雪,⑧三军过后尽开颜。
8、再读这首诗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题:
(要求:认真反复朗读后再审题答题。用10分钟完成)
①诗的前两句与后六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后六句为我们展示出红军战士威武雄壮的五幅“征难图”。请你仿照示例写出其他四幅图。(俩人交流。班内交流。)第一幅:腾跃五岭
第二幅:第三幅:
第四幅:第五幅:
③“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相矛盾吗?为什么?如何理解“腾”和“走”?
④化静为动的诗句是,这句诗与“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⑤五六两句中的“寒”和“暖”写得生动传神,为何“寒”、“暖”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⑥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那作者又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
⑦“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
10、小组交流,班内展示(投影)
11、组织学生朗读背诵这首诗。全班朗读全诗,分小组互相检查背诵。
拓展提高:适逢今年红军长征七十周年,我们对长征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除了写了这首诗,还写了许多有关长征的诗,请学生就自己知道的诗读给大家。也可以打开读本《忆秦峨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
板书设计七律长征
万水------金沙大渡
千山------五岭乌蒙
12、检测:背诵《七律·长征》
13课堂小结。
14作业:工整抄写(两遍)并背诵这首诗。练习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招待客人
- 我该怎么办
- 柳树
- 香喷喷的油条
- 理发
- 美丽的校园
- 小雨点儿
- 操场上
- 供电局的夏夜广场
- 快乐的“五一”
- 说说心里话
- 美丽的愿望
- 自选商场
- 一年级的练习--过大年
- 小兔乖乖
- 刍议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对策(1)
- 整合资源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化发展(1)
- 利用成本性态对杜邦分析法改进刍探(1)
- 我国下推会计的适用性研究(1)
- 对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几点看法(1)
- 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探(1)
-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中长期思路(1)
- 略论我国代理记账业务的发展(1)
-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1)
- 浅谈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1)
-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
- 会计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1)
- 浅谈会计制度设计中的内部控制(1)
-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1)
- 对网络时代审计要素的重新思考(1)
- 《画》
-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雨点儿》第二课时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我多想去看看》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四季》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
- 《影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