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鸟的天堂》
生:“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这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仿佛”呢?
师:你读书真仔细!发现问题也能及时提出来。同学们,请想一想,“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仿佛”就是好像。
生:“仿佛”就是似乎。
师:作者为什么在这一句中用“仿佛”呢?
(学生沉默)
师:大家可以联系上下文读读,想一想“仿佛”这个词语写出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陆续举手。)
生:我认为当时有鸟儿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没看到鸟,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鸟,所以在这句话中用了“仿佛”。
生:我认为当时没有鸟儿在扑翅膀。这是作者听了朋友的介绍后,急切地想见到鸟,以致于耳旁仿佛传来了鸟儿扑翅膀的声音。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急切地想见到某个人时,眼前就会浮现这个人的形象,耳旁也会响起他的话语。所以,我认为“听见鸟儿扑翅膀的声音”是作者的错觉。这是作者用上“仿佛”的原因。
生:我认为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当时真的有鸟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却没看到鸟,不敢确定是否有鸟;另一种可能是当时鸟儿都在巢里栖息,作者听朋友介绍后,渴望见到鸟,以致于耳旁传来了鸟儿扑翅膀的声音。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其实也反映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反映了作者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学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一个“仿佛”竟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他治学态度的严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奥妙无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可细细体会,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每个词,把作文写生动。
【评析】
本教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让他们读、思、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1)鼓励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之“疑”,是仔细阅读课文的产物,教师应鼓励提倡。本教例中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对“疑”讨论研究,不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褒奖吗?无形中也激励其余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维。
(2)指导解词方法。在学生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
(3)发展学生思维。由于教师延迟评价,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讲得都有道理,思维由单一性走向多向性,由常规性走向创造性。
(4)渗透作文教学。最后,教师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提示学生作文时用词应注意准确、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农村小伙伴的一封信
- 对小河的道歉信
- 黄盖给曹丞相的一封信
- 一封家书
- 妈妈,谢谢您
- 给爷爷的信
- 给青年人的一封信
- 致妈妈的一封信
- 保护地球——保护你们的家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假如我有来生……
- 给父母的一封信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探析小型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和声运用
- 浅析新疆当代国画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 关于嵇康《声无哀乐论》礼乐批评的再探讨
-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 探析艺术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 探析电视媒体在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
- 浅谈装饰图案的临摹与创作
- 浅谈艺术设计教学中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
- 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精神
- 谈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浅论艺术教育对塑造健康和谐人格的作用
- 浅析艺术的本质
- 谈意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营造
- 浅论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的运用
- 浅析钢琴音色特点与演奏技巧
-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札记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四季》教学设计及点评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画》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第四课《哪座房子最漂亮》|人教版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4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3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四季》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四季》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画》教学设计2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四季》教学设计与评析
- 雪孩子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四季》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画》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四季》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