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翻新时间:2023-02-28
《草原》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文简说: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雨
- 从69分启程
- 我们的世博会
- 母爱是一缕春风
- 妈妈的手
- 祖国在我心中
- 那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 难忘那只小木船
- 我的“傻”同桌
- My brother(我的兄台)
- 心底深处的人
- 一句话的启示
- 两位小仙女小金鱼
- 友情无价
- 打枣的滋味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11)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太一生水与明堂制度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1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周易》及其哲学
-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社会主义宪政(1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从寒食节的兴衰看官方与民间合力对习俗的影响
- 东亚国家司法改革的宪政基础与意义
- 论宪法权力(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1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权力(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 孔子作《左传》“蓝本”的史实否定不了
- 《大学》早出新证
- 荀况行年新考
- 《匆匆》教学设计2
- 《匆匆》学案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1
- 《匆匆》教学设计3
- 《桃花心木》相关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 《匆匆》一课有感
- 《匆匆》教学设计8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7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8
- 《桃花心木》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4